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熊雄的故事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060265
  • 作      者:
    作者:刘建|责编:项玥鸽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建,男,1958年2月1日出生,江西省宜丰县人,金融刑法学创始人,三级高级检察官,海南省首届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自幼爱好诗文,著有《赣南将星》《岁月情怀》《金融刑法学》《中国金融刑法全书》《资本市场安全与刑法规制》等文学和法学著作32部,公开发表法学论文100多篇。现任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海南省法学会金融法治研究会会长,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兼职教授,法律硕士生导师,江西省宜丰县熊雄研究会顾问、宜丰县新四军及红色文化研究会顾问,文学和法学作品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


展开
内容介绍

《熊雄的故事》以时间发展的顺序,分十六个章节对熊雄的一生和熊雄对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与评述,并在结尾附带了熊雄的战友、同事和学生对他的深情回忆以及熊雄的生平大事年表,是一部兼具真实性生动性、可读性的人物传记。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根在宜丰

 

江西省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中段,宜丰已知的人类文明史有6000年之久,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始建县于三国黄武年间,建县距今1800余年,土地面积1935平方公里,人口30万,以“炎凉适宜、物阜民丰”而闻名于世。“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宜丰秀美山川的真实写照。宜丰森林覆盖率71.9%,90万亩毛竹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其中国内罕见的最大的金丝楠木原生态林把红土地装扮得分外妖娆,清代知县陈云章用“此邦水木最清华,一路风光似若耶”来赞美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宜丰人文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和近现代文明,“泥牛入海”“抛砖引玉”等40多条成语均出自宜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多次到宜丰黄檗山,留下了“黄檗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的著名诗句。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精神,历代孕育出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

宜丰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宜丰是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红色革命根据地面积占了全县总面积的70%,宜丰曾作为修铜宜奉县委和湘鄂赣省苏维埃驻地。宜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保卫苏维埃红色政权,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大批优秀的宜丰儿女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黄公略、萧克、滕代远、李达、傅秋涛等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宜丰红土地上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著名的“黄沙大捷”就是开国上将萧克指挥红十七师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第六十二师、第十八师的一场大战。黄沙大捷,是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已载入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宜丰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宜丰县城南屏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方就刻有 978 名烈士英名,每一位先烈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壮怀激烈的故事,其中熊雄的革命英雄事迹就永远镌刻在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册上。

熊雄,学名祖福,谱名镛世,字罴士、披素,号中和、介孙、壮飞、铁血书生。1892年3月11日(清光绪壬辰二月十三日)生于江西省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熊氏祠堂西边老屋内。芳溪镇位于长塍河畔,地处宜丰、万载、铜鼓三县通衢,与上高徐家渡、万载卢家洲三地每三天轮当墟一次。这里“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交通方便,商贾往来,消息灵通,风气开化。下屋村处于村落南边丘陵处,清一色熊姓。一条三丈多宽的小河在村南逶迤而过,三尺多宽的石桥横跨河上。桥东南七口水碓和油榨不时轰鸣,小港两侧数百亩稻田纵横,不远处山坡上松树、油茶树郁郁葱葱。村居东南绵亘百米多 长的土堤,樟枫古树参天挺立,堤内一条水渠蜿蜒而过,流水潺潺,数口水塘蓄养灌濯,堤后即熊雄的祖父构筑的新居。

熊雄的父亲熊景星,系清末孝廉方正,过继伯祖父熊裕三为嗣,即一子双祧,母亲邹环贞(宜丰石市镇人),生有四女七子(林珠、春和、士珠、盛珠、清和、平和、中和、致和、谦和、季秋、宽和)。熊雄在男子中排行第四。伯祖父经商做表芯纸生意,逐渐购置了一些田产、山场、商铺,后见孙辈多,又建了一栋四室一厅木结构的书院,取名“培兰书室”。熊雄就是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

 


展开
目录

目录

 

一、根在宜丰 / 001

二、少年求学、习武、立志 / 009

三、投笔从戎参加辛亥革命 / 014

四、东渡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 / 020

五、为救国救民毅然回国 / 024

六、赴法勤工俭学 / 029

七、留学德国加入共产党 / 047

八、留学苏联成为有坚定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 / 053

九、踏进黄埔参加东征 / 065

十、黄埔军校的重要领导人 / 075

十一、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开拓者 / 090

十二、坚持斗争 / 104

十三、广州英勇就义 / 114

十四、情系桑梓 / 127

十五、难忘的记忆 / 135

十六、永远的丰碑 / 165

熊雄生平大事表 / 175

后 记 / 18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