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字货币概述
回溯货币演化历程,货币形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一纸币一电子货币一数字货币”的变迁。数字金融领域持续深度革新的典型表现之一是支付电子化和货币数字化,储蓄卡、信用卡、微信、支付宝、PayPal、比特币、Diem、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方式纷纷涌现。最为瞩目的是,融合了区块链独特技术优势和金融资产属性的数字货币自诞生就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委员会、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等国际金融组织、主权国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科技公司、行业部门等纷纷投入数字货币发展研究和监管实践,加密资产、数字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等相关领域已成为数字金融时代的焦点议题。数字货币尤其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对货币功能、货币竞争模式,甚至国际货币体系、跨境支付体系、国际清算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是数字经济时代各国努力争取数字货币先发优势、控制数字货币规则主导权、扩大货币权力范围的新阵地。
第一节 数字货币概念与主要特征
数字货币是一种以区块链、密码学、共识机制等技术为基础,以去中心性、数量有限性、不可篡改性和匿名性为主要特征,以数字形态存在的资产或货币。数字货币的技术演化和竞争迭代目前经历了数字货币1.0初始时期的加密数字资产、数字货币2.0成长时期的稳定币和数字货币3.0发展时期的央行数字货币,推动全球货币竞争进入数字空间场域和货币演化新历程。加密数字资产、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动因、设计架构、货币属性和法律地位的差异决定了各自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数字货币的概念
(一)广义数字货币概念
数字货币是相较于传统实物货币的一种资产或货币形式,目前有关数字货币的概念尚未有统一定义,在不同情境中其内涵和外延有所不同。广义的数字货币是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的集合。
电子货币实质上是现行法定货币的映射和一种延伸性支付安排,通常围绕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中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代替信用现钞的功能展开。电子货币的类别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电子化的现金、存款、票据等。如商业银行借记卡、信用卡、以账户形式存在的支票和汇票以及与现金价值等额的电子数据。这种电子货币实际上是国家货币信用到商业信用、央行负债到银行负债的转变。第二种电子货币本质上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基于企业信用进行资金提前垫付或商业预付的结算清算支付工具,如用于小额支付和便利化网络交易的支付宝、微信等,以电子钱包余额增减实现价值转移和债务清偿。
虚拟货币是互联网企业或网络服务商发行的、能够在特殊社群和虚拟网络生态场景中以该企业代币购买虚拟商品或服务的一般等价物。如Q币、魔兽币、亚马逊币(Amazon coins)等。在技术手段上,虚拟货币并未突破传统信息网络传输技术或对该虚拟代币的底层技术逻辑进行革命性迭代。在流通范围上,虚拟货币局限在该商业公司的特定网络场景内且其代币功能较为单一,因此使用范围相当有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