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末民初西南官话文献语法研究
0.00     定价 ¥ 1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46876
  • 作      者:
    作者:张超|责编:王越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超,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中山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高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副秘书长,“西南官话多功能语料库”项目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汉语词汇、汉语语料库。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一项,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清末民初西南官话文献语法研究》基于“四维语法”思想,以清末民初传教士西南官话文献和西南文人白话作品为语料,纵向联系近代汉语文献及当代西南官话材料,横向比较早期北京官话文献,系统地描写了清末民初西南官话的构词法、虚词、句式等方面的特点,并探讨了名词的小称、名词的复数标记、动词的体貌、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程度表达的句法手段、数量的表达等语法范畴,为西南官话方言语法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文献材料
一 清末民初传教士西南官话文献
二 清末民初西南文人白话作品
三 文献例句标注说明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理论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理论框架
四 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语料的选用和信息化处理
一 语料的选用
二 语料的信息化处理

第二章 构词法
第一节 构词法概述
第二节 复合式构词
一 联合型复合词
二 偏正型复合词
三 补充型复合词
四 动宾型复合词
五 主谓型复合词
六 同素异序复合词
第三节 重叠式构词
一 重叠式物人名词
二 重叠式称谓名词
第四节 附加式构词
一 前缀型附加式合成词
二 后缀型附加式合成词
三 中缀型附加式合成词

第三章 部分语法范畴
第一节 名词的小称
一 变音式小称
二 重叠式小称
三 附加式小称
四 名词小称小结
第二节 名词的复数标记
一 复数标记“些”
二 复数标记“们”
三 复数标记“伙”
四 复数标记小结
第三节 动词的体貌
一 体貌概述
二 将然体
三 起始体
四 持续体
五 已然体
六 经历体
七 反复体
八 尝试体
第四节 形容词生动形式
一 “AA子”式形容词
一 “AABB”式形容词
三 “ABB”式形容词
四 “程度义语素+A”式形容词
五“眉眼”式形容词
六 “半A半B”式形容词
第五节 程度表达的句法手段
一 前置状语表达程度
二 后续补语表达程度
第六节 模糊数量和主观数量
一 模糊数量的表达
二 主观数量的表达

第四章 代词
第一节 人称代词
一 三身代词
二 反身代词
三 旁称代词
四 泛称代词
五 统称代词
第二节 指示代词
一 近指代词
二 远指代词
三 逐指代词
四 旁指代词
五 泛指代词
第三节 疑问代词
一 人事物疑问代词
二 方所疑问代词
三 数量疑问代词

第五章 副词
第一节 副词概说
一 关于副词的界定
二 关于副词的分类
第二节 时间副词
一 短时义时间副词“一下”
二 后序义时间副词“跟倒”
第三节 范围副词
一 总括副词
二 限定副词
第四节 频率副词
一 高频义频率副词“长行”
二 低频义频率副词“要不要”
第五节 语气副词
一 确信义语气副词“硬是”
二 幸然义语气副词“幸喜”系列
第六节 情状副词
一 久续类情状副词
二 恒定类情状副词
三 意念类情状副词

第六章 介词
第一节 介词概说
第二节 行为角色类介词
一 施事介词
二 受事介词
三 与事介词
四 工具介词
第三节 行为时空类介词
一 起点介词
二 终点介词
三 方向介词
四 所在介词
五 经由介词
第四节 行为因凭类介词
一 原因介词
二 理据介词
三 遵从介词
第五节 行为关涉类介词
一 论涉介词
二 旁涉介词
三 免涉介词
第六节 介词研究小结

第七章 助词
第一节 助词概说
第二节 结构助词
第三节 事态助词
一 事态助词概说
二 曾然事态助词
三 已然事态助词
四 未然事态助词
第四节 评价助词
一 可行性评价助词
二 价值性评定助词
第五节 方式助词
一 方式助词“法”
二 方式助词“家”
三 方式助词“过”
第六节 状态助词
一 强化情状程度的“法”
二 强调存在状态的“家”
第七节 列举助词
一 列举助词“等”
二 列举助词“等等”

第八章 句式
第一节 被动句
一 “着”字被动句
二 “被”字被动句
三 “拿跟”被动句
第二节 处置句
一 “把”字句
二 “将”字句
第三节 使役句
一 致令类使役句
二 容许类使役句
三 任凭类使役句
第四节 比较句
一 平比句
二 差比句
三 极比句
四 递比句
第五节 测度句
一 “怕”字测度句
二 “该”字测度句
第六节 疑问句
一 选择疑问句
二 反复问句
第七节 致有句
一 致有句的性质范围
二 致有句的句法特点
三 致有句的语义表现
四 致有句的分类
五 致有句小结

第九章 结语
一 研究成果总结
二 研究意义与价值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