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指南--CHENGDU模式的实践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8771854
  • 作      者:
    编者:陈会全//李超|责编:卢光花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内容介绍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指南:“CHENGDU”模式的实践》是一部聚焦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社会工作领域的实务指南,旨在为社会工作者、相关机构及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指南:“CHENGDU”模式的实践》以成都市利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六年多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系统总结了“CHENGDU”模式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的应用。《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指南:“CHENGDU”模式的实践》以“生活为本”为核心理念,强调通过社区资源的整合与服务的创新,帮助精神障碍者恢复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社会融入。 
  书中详细介绍了“CHENGDU”模式的理论框架、主要内容及其在实际服务中的特色与挑战。第二篇“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工具箱”提供了丰富的实务工具,包括访视服务、个案服务、家属支持、同伴支持、户外活动等,每项服务均配有行动表和附录,便于实践操作。第三篇则聚焦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政策资源,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背景与实践指导。 
  全书结合理论与实践,既有对精神卫生问题的深刻分析,也有对具体服务方法的详细阐述,为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现代社会的转型期。经济发展迅速、价值观念多元,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精神和行为问题增多。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世界排名前10的疾病中有5种是精神疾病。在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已达1亿人以上,其中严重精神障碍者达16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占所有疾病发病率的20%,在未来的20年将可能增至25%,这将大大超过10%的世界平均水平。
  精神障碍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给精神障碍者本人、家属及与其相关的基层工作人员带来沉重的压力。相较于其他残疾类型,因人们对精神疾病的不了解进而产生明显的恐惧、偏见、排斥和歧视,使得精神障碍者在社区康复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精神障碍者结束院内治疗及康复后,应该回到社区继续进行恢复社会参与、提升社会功能的社区康复训练。然而,受本人及家庭病耻感、外部环境的排斥、歧视等影响,精神障碍者往往无法走出家门参加正常的社区生活,他们将自己关在家里,拒绝与外界发生联系,没有社会支持系统,缺少社会参与,社会功能日益退化,生活动力、意志逐渐丧失,自我形象极度负面,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最终导致精神障碍者及家属的生活、生命质量越来越差,甚至出现家庭成员自杀的悲剧,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国家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也日益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开展精神健康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撑。
  2015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0部门制定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该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体系,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该规划明确要求,到2020年,70%以上的县(市、区)设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探索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该规划还要求,积极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要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和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医疗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示范性项目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
  2016年12月30日,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该意见是我国首个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指导性意见,明确了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路径和方法,明确指出重视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消除对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歧视,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做好医疗康复和社区康复的有效衔接。
  2017年10月26日,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起草的《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民发[2017]167号)印发各地。该意见明确提出,社区康复服务是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摆脱疾病、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有利于促进患者家庭减轻负担、精准脱贫、加快全面小康进程,对于促进患者家庭幸福和社区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意见提出,到2025年,80%以上的县(市、区)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基本建立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003
第二章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CHENGDU”模式 006
第一节 “CHENGDU”模式的概念框架 006
第二节 “CHENGDU”模式的主要内容 007
第三节 “CHENGDU”模式的特色、适用性、应用与挑战 016
第三章 “生活为本”的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 019
第一节 背景介绍 019
第二节 需求分析 020
第三节 服务目标 022
第四节 服务实施 023
第五节 评估总结 026

第二篇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工具箱
第一章 访视服务 033
第一节 行动表:准备家庭访视 033
附录1:电话约见家庭访视话术 036
附录2:家庭访视记录表 036
第二节 行动表:家庭访视 041
第二章 个案服务 046
行动表:个案服务的准备与实施 046
附录1:个案服务档案套表 052
附录2:个案故事 054
第三章 家属支持服务 057
第一节 行动表:家属减压小组 057
附录1:“同舟共济”家属放松减压支持小组计划书 064
附录2:照顾者负担量表(ZBI) 069
第二节 行动表:家属情绪支持小组 070
附录:“调节情绪快乐生活”家属认知小组计划书 075
第三节 行动表:家属组织 076
第四节 行动表:家属教育 079
第四章 同伴支持 084
第一节 行动表:亲历互助者培育 084
附录1:复元理念下的精神康复服务评估表 088
附录2:互动工具 089
第二节 行动表:互助行动 093
第五章 户外活动 097
行动表:户外活动的准备与实施 097
第六章 “微光”志愿服务 101
行动表:志愿服务的准备与实施 101
附录:“微光”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106
第七章 影像发声 108
行动表:影像发声的准备与实施 108
第八章 反污名沙龙 116
行动表:反污名沙龙的准备与实施 116
附录1:对话沙龙计划书 121
附录2:对话沙龙回顾 126
第九章 专业督导 129
第一节 概述 129
第二节 行动表:督导整合模式的建立 130
第三节 行动表:督导工作的开展 135

第三篇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政策资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