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感知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0.00     定价 ¥ 13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21225
  • 作      者:
    作者:杨继君|责编:邓娴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内容介绍
《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感知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重点以自然灾害类非常规突发事件为研究对象,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感知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探索。按照“应急案例结构化表示—态势要素提取—态势预测—态势威胁评估—临机决策—效果评估—大数据平台设计—应对模式探索”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序列,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过程从态势感知的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解释力和概括性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这些模型和方法有助于促进态势感知理论在应急决策领域中实现理论新拓展和实践新应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意义与来源
  1.1.1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全球各类非常规突发事件多发频发,比如2001年美国“9 11”恐怖袭击事件、2003年SARS事件、2006年埃及“萨拉姆98号”客轮海难事故、2008年“5 12”汶川地震、2011年“3 11”日本地震、2013年“海燕”超强台风、2014年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事件、2016年南美寨卡病毒疫情、2017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案、2018年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海啸、2019年江苏响水“3 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2021年河南郑州“7 20”特大暴雨灾害、2022年湖南长沙“4 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2023年内蒙古阿拉善“2 22”煤矿特别重大坍塌事故、2023年北京“7 31”暴雨灾害等非常规突发事件都不断冲击公众视线,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也考验着各国政府的应急决策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下面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典型非常规突发事件,它们给人类造成的创伤至今记忆犹新。
  1.2001年美国“9 11”恐怖袭击事件
  2001年9月11日,一架从波士顿起飞的美国航空公司波音767客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并于美国东部时间8时46分撞击世贸中心北楼且引发大火。9时3分,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又撞向世贸中心南楼。9时37分,又一架被劫持客机撞击了国防部五角大楼,造成大楼一角坍塌。9时59分,世贸中心北楼倒塌。10时3分,第四架被劫持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93号班机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事后从机上“黑匣子”分析,机上乘客曾与恐怖分子进行搏斗。10时28分,世贸中心南楼倒塌。这一前所未有的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了美国和整个世界。“9 11”事件致使2996人遇难,并造成数千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2.2003年SARS事件
  SARS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现在一般认为,SARS是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暴发,不久便扩散到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3年8月15日统计数字,全球SARS病例累计达8422例,累计死亡人数919人,波及的国家和地区32个。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SARS事件造成的世界经济损失已超过300亿美元。
  3.2006年埃及“萨拉姆98号”客轮海难事故
  当地时间2006年2月2日傍晚,载有1414人的埃及“萨拉姆98号”客轮从沙特阿拉伯杜巴港启航后,全速驶往埃及,原计划第二天凌晨2时30分到达埃及塞法杰港,总航程为120海里(约222千米)。在途经红海海域时因发生火灾而致使客轮完全沉没,共造成1000多人罹难或失踪。
  4.2008年“5 12”汶川地震
  “5 12”汶川地震[1],又称“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为地震中心带。根据中国地震局通报,“5 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里氏震级实际已经达到8.0级、矩震级达8.3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级),地震*大烈度达到11度。截至2008年9月25日,“5 12”汶川地震致使6.9万余人死亡,37万多人不同程度受伤,近1.8万人失踪,受灾总人数超过46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5 12”汶川地震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救灾难度*大的一次地震。
  5.2011年“3 11”日本地震
  “3 11”日本地震[2],也称东日本大地震,于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里氏震级为9.0级。日本气象厅公布的信息显示,此次地震引发高达23米的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宫城县、岩手县、福岛县等地造成毁灭性破坏,并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日本警察厅2024年3月统计显示,“3 11”日本地震造成15900人死亡、2520人失踪,造成超过2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6.2013年“海燕”超强台风
  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4时40分(当地时间)在菲律宾莱特岛北部沿海登陆,登陆*大风力17级以上(超过75米/秒),并于11月11日5时许在越南广宁省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大风力有13级(38米/秒)。“海燕”超强台风重创了菲律宾,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事后发布的*终报告,此次超强台风共造成菲律宾约1600万人受灾,其中遇难6300多人,失踪1000余人,经济损失超过1813亿菲律宾比索(超过36.5亿美元)。
  7.2014年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在2014年3月8日凌晨2时40分对外公布,有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飞机(航班号为MH370)与空管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原计划从吉隆坡飞往北京,到达北京的时间为2014年3月8日6时30分。截至2018年5月底,水下探测公司“海洋无限”对总计11.2万平方千米海床完成了搜索和图像搜集工作,但没有找到失踪客机。随后“海洋无限”停止搜索工作。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航班失踪的真正原因。
  8.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事件
  2015年11月13日(当地时间),法国巴黎发生“****”的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130人死亡,超400人受伤。参与恐怖活动的恐怖分子已经被全部击毙。根据法国财政部的报告,此次袭击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0亿欧元,其中旅游和消费支出领域损失比较严重。
  9.2016年南美寨卡病毒疫情
  寨卡病毒[3]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感染后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红眼)。寨卡病毒感染者中,约20%会表现出轻微症状,如发烧、皮疹、结膜炎等,轻微患者一般情况下一周之内会自动康复。但是一旦孕妇感染,胎儿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自2015年5月以来,寨卡疫情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大肆流行。截至2016年底,超过60个国家报告了感染病例。疫情*严重的国家是巴西,自2015年5月确诊**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后,疫情迅速蔓延,短短8个月内感染人数估算达150万人。
  10.2017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案
  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日晚10时许,美国拉斯维加斯市曼德勒海湾酒店(MandalayBay)场外的一个音乐节发生枪击事件。64岁的枪手帕多克从对面曼德勒海湾酒店的32层向正在观看演出的群众开枪疯狂射击,共造成60人死亡(包括袭击者),857人不同程度受伤。此次枪击事件是美国*为惨烈的大规模枪击案,全国降半旗致哀。
  11.2018年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海啸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22日21时27分,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附近的喀拉喀托火山(Krakatau)爆发导致的山体崩塌引发了相当于3.4级地震的震动并由此引发巽他海峡海啸。海啸致使万丹省的板底兰县、西冷县和楠榜省部分海岸地区遭受重创。根据印度尼西亚国家抗灾署*终统计,海啸造成437人死亡,超过14000人不同程度受伤;还有1297栋房屋、69家酒店和60间餐馆遭严重破坏,420艘船只被损毁。
  12.2019年江苏响水“3 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江苏响水“3 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4]发生在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因硝化废料燃烧引发剧烈爆炸,造成78人遇难、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2020年11月30日,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所辖响水、滨海等7个基层人民法院,对响水“3 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涉及的22起刑事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对7个被告单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刑罚。
  13.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
  2019年12月底暴发的新冠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根据美国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16时,全球(含中国)累计确诊病例约为5.17亿例,累计死亡病例约626万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825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00万例。此次疫情不仅给感染者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伤害,也给广大民众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恐慌和情绪焦虑。另外,此次疫情给全球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
  14.2021年河南郑州“7 20”特大暴雨灾害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5],此次暴雨灾害共造成河南省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其中郑州市380人,占全省的95.5%;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其中郑州市409亿元,占全省的34.1%。
  15.2022年湖南长沙“4 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
  2022年4月29日12时24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盘树湾组发生一起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54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077.86万元。2023年5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长沙“4 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调查报告[6]。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湖南长沙“4 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是一起因房主违法违规建设、加层扩建和用于出租经营,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违法建筑整治、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不负责,有的甚至推卸责任、放任不管,造成重大安全隐患长期未得到整治而导致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经过联合调查组一年的调查,追责问责62名公职人员和14名涉案人员(包括房主和房屋设计、施工人员、检测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等),其中,4名中管干部被问责;4名公职人员因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6.2023年内蒙古阿拉善“2 22”煤矿特别重大坍塌事故
  2023年2月22日13时12分许,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内蒙古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发生特别重大坍塌事故,造成5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430.25万元。2023年8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阿拉善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2 22”特别重大坍塌事故调查报告[7]。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内蒙古阿拉善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2 22”特别重大坍塌事故,是一起企业在井工转露天技改期间边建设边生产,违法包给不具备矿山建设资质的施工单位长期冒险蛮干,相关部门监管执法“宽松软虚”,地方党委政府失管失察,致使重大风险隐患长期存在而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后,2名中管干部被问责;19名涉案人员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42名公职人员被纪检监察机关严肃问责。
  17.2023年北京“7 31”暴雨灾害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截至2023年8月8日24时,全市因灾死亡33人;因抢险救援牺牲5人;还有18人失踪,包括1名抢险救援人员。暴雨灾害还造成近12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5万亩。
  上述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共同特点是:事件的爆发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危机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结果具有深度危害性,一般情况下会使人的心理产生恐惧,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因此,非常规突发事件[8,9]特指社会没有或者极少经历过的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来源 1
1.2 非常规突发事件研究的必要性 7
1.3 本书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8
1.4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13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15
2.1 应急决策研究概述 15
2.2 大数据智能技术与应急管理的研究概述 29
2.3 态势感知与突发事件的研究概述 32
2.4 国内外大数据智能技术与突发事件态势感知的研究概述 34
第3章 基于“三三制”框架模型的应急案例结构化表示方法 35
3.1 应急案例表示基本要求及其现状分析 35
3.2 应急案例类型划分 37
3.3 应急案例表示方法及其优缺点 38
3.4 应急案例结构化表示框架模型构建 42
3.5 存储模式 47
3.6 小结 48
第4章 基于大数据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关键态势要素
提取模型构建与优化 49
4.1 态势要素提取研究现状及其必要性 49
4.2 台风灾害态势要素提取框架 50
4.3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52
4.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灾害关键态势要素提取模型 54
4.5 实证分析 57
4.6 小结 62
第5章 基于隐马尔可夫链改进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预测模型构建 64
5.1 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预测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其研究必要性 64
5.2 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65
5.3 实例分析 69
5.4 小结 72
第6章 基于案例匹配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威胁评估方法 73
6.1 案例推理及其应用分析 73
6.2 基于阶段划分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描述模型 74
6.3 基于多属性效用匹配的应急案例检索模型构建 75
6.4 面向案例匹配的综合灾情评估模型 82
6.5 实例分析 84
6.6 小结 85
第7章 基于态势演化的非常规突发事件临机决策模型构建 86
7.1 基于序贯博弈的临机决策过程分析 86
7.2 基于态势预测的非常规突发事件临机决策模型构建 92
7.3 实例分析 96
7.4 小结 99
第8章 基于情感因子弱化的应急决策效果评估方法 100
8.1 应急决策效果评估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100
8.2 应急决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01
8.3 基于情感因子弱化的应急决策效果评估模型构建 102
8.4 案例分析 107
8.5 小结 112
第9章 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感知大数据平台理论框架
设计及其原型系统开发 113
9.1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程 113
9.2 目前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6
9.3 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感知大数据平台设计 116
9.4 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感知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 119
9.5 极端气象灾害态势生成可视化原型系统开发 120
9.6 小结 130
第10章 基于态势响应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新模式探索 131
10.1 极端气象灾害态势演化规律分析 131
10.2 面向极端气象灾害态势响应的应对策略构建 132
10.3 基于灾害态势驱动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应对策略优化—以应急资源保障为例 134
10.4 面向极端气象灾害态势应对任务的自适应性应急组织设计 145
10.5 小结 147
第11章 总结与展望 149
11.1 研究总结 149
11.2 研究展望 152
参考文献 153
致谢 17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