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童年的自变量(一位小学教师的育人手记)/差异教育成果丛书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8260626
  • 作      者:
    作者:庞科军|责编:卢川|总主编:楼朝辉//施民贵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编辑推荐

童年,距离身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已经很远了,面对孩子,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站在成人的立场上。

遇到以下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小能一年级的时候喜欢蛇,买了好几十本关于蛇的书,还买了一本专业的《商品蛇饲养与繁育技术》,每天都在研究这些蛇的资料……

要不要提醒他转移注意力?→P34:小能的几个小故事

上学第一天,小Y同学因为表现不错,得到了一个“大拇指”,但放学的时候发现这个“大拇指”找不到了。爸爸妈妈和S老师都说丢了就要自己负责任,小Y哭了,哭得很伤心。……

和孩子讲道理对吗?→P66:丢了“大拇指”的小Y

孩子不想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不清楚他是因为担心或者畏惧不想做,还是因为这件事情不适合他。……

要孩子坚持还是尊重他的选择?→248:玩冰滑梯“五部曲”


展开
作者简介

庞科军,杭州市天长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杭州市“科研标兵”,研究成果曾获浙江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多篇文奄发表于《中小学德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德育》等核心期刊。视读书和思考为乐趣,经常读书,眼睛近视而不悔改经常思考,华发早生而不多情。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30年后学生偶尔会想起的老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孩子的一句“校长,你能帮我系鞋带吗”背后藏着什么?
   为什么他们上台时会紧张得说不出话?
   那些“乱涂乱画”的图画,是不是也在诉说着情绪?
   ……
   我们真的“看见”孩子了吗?
   书里的故事来自庞科军老师20多年的教育实践。庞老师用生动的故事,带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揭开他们语言、行为背后的秘密。通过日常的观察、和孩子的聊天,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并提出了实用的教育建议:如何让学习有趣?如何设计任务让孩子感受到“我能行”?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快乐成长?教育需要耐心,但也要对孩子提要求,助力孩子成长。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理解、尊重和陪伴。让我们一起,学会“看见”孩子,陪伴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
精彩书评

十多年前我就认识作者庞科军,那时他在杭州市天长小学这所全国知名的学校担任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这项工作为其专业成长提供了深厚的科研文化土壤,他在学校的浓厚科研氛围中不断地受到洗礼。1983年天长小学开展的“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成果曾获首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被新华社誉为全国“四大模式”之一。作为在天长小学长期分管科研的老师,庞科军显然是一位身体力行者,这本《童年的自变量》,也是学校提倡“教育观察”“教育叙事”下的成果。

——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


展开
目录

第1章  童年是一首诗:可能没看见的“冰山”
 第一节  孩子没说的话
   话里有话:校长你能帮我系鞋带吗?
   不知所云:孩子上台需要多少支持?
   话未说完:为什么没有回教室去?
 第二节  孩子表达的“声东击西”
   行为蕴藏着孩子的精神需求
   剥去“特殊”的外衣
 第三节  孩子发展的“时刻表”
   教育的广角:思维发展的多向性
   “静待花开”:知道在等什么
   重要的变量:教育的反射弧特别长
第2章  孩子眼中的世界:教育的起点
 第一节  孩子的情绪是真实的也是短暂的
   孩子自我情绪的释放:自我教育
   自我能力的成长:做孩子社会性成长的“梯子”
 第二节  孩子往往词不达意
   儿童的语言是一门科学
   回应儿童的心声
 第三节  孩子行为背后都有“孩子逻辑”
   注意力转移:有了更有吸引力的东西
   孩子需要的容易被我们忽略
   教育最好带着“游戏感”
第3章  发现孩子有方法
 第一节  观察:日常的教育判断
   赋予教育意义:发现不一样的学生
   换个视角:老师总是有办法
 第二节  问卷:透过调查看到“人”
   数据是会说话的
   设计问卷不容易
 第三节  访谈:准确追问司空见惯的答案
   孩子一直在思考
   为什么孩子失去了创新精神
 第四节  图画:隐藏着孩子的诉说
   关系:体现在人际距离
   乱涂乱画:一种良好的情绪调适方式
第4章  教育要走在孩子前面
 第一节  让孩子感受到有意思
   日常的事情:烹小鲜才见真功夫
   特定的事情:趣味是设计出来的
 第二节  让孩子感到有挑战
   不是越简单越好
   对事鼓励,对人坚持
 第三节  让孩子感到“可控制”
   方法是重要的:提供孩子能运用的方式
   自主性:成长需要安全感和信任感
 第四节  让孩子感到“我能行”
   找到孩子努力的方向
   人生充满偶然性
第5章  走向远方:用科学的方式教育
 第一节  发现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十名现象:不同阶段孩子的发展速度不一样
 第二节  孩子的自我成长:时间能够解决的问题
   “抢跑”不是好办法
   头痛往往需要医脚
 第三节  孩子的思维是跳跃的
   天生的哲学家:稀奇古怪的问题
   寻找自己独特的“生长点”
 第四节  用最接近孩子心理的方式教育
   吃是孩子最早的“嗜好”
   故事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教育
第6章  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陪伴
 第一节  孩子的精神需要繁茂
   亲子交流是精神的契合
   陪伴要有方法和支点
   男孩教育:值得我们关注的领域
 第二节  孩子是天然的未来学家
   每个孩子都有未来的梦想
   站在未来:父母守则八条
 第三节  用孩子熟悉的词汇讲话
   经常关注孩子关注的热点
   共情:让孩子感受到平等
第7章  教育总会遇到特殊
 第一节  我是谁:孩子各有各的禀赋
   多动并不可怕
   特殊家庭:对其多一份关注
 第二节  我来自哪里:种子种下了就会发芽
   孩子的表现是家庭的折射
   错误行为背后的家庭影子
   教育需要社会的力量
 第三节  我要到哪里去:缺少信任就缺少教育的力量
   沟通意味着各自有所放弃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动
   从一件事中总能找到教育的意义
第8章  育人思维很重要
 第一节  育人思维的逻辑框架
   育人思维的分析框架
   儿童表现的六个层次
 第二节  育人思维在实践中的探索
   行动比语言更直观:鼓励尝试“五步法”
   契机比引导更重要:不妨从等待中发现
   思维变了,价值也就变了
 第三节  育人思维的动态演进
   清单思维:让育人工作看得见
   育人者要善于“意义通达”(引导儿童)
   育人的边界和无边界
跋:童年的秘密就是教育的密码
参考文献
附录1:与庞老师
附录2:给庞老师的信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