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京师大学堂之前的近代中国法学教育 / 1
第一节 北洋大学法科英美法系教育模式的选择和评判 / 5
第二节 京师大学堂法科的筹办所带来的法学教育模式的转型 / 14
第二章 京师大学堂的法学教育(1902—1913) / 19
第一节 政法科之前的法学教育 / 20
第二节 法政科大学的法学教育 / 31
第三章 蔡元培改革之后的北京大学法科(1917—1919) / 47
第一节 蔡元培改革与北京大学法科规模的扩大 / 48
第二节 北京大学法科法学教育的革新 / 67
第四章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的法学教育(1919 —1927) / 77
第一节 北京大学法科20世纪20年代的改革与发展 / 78
第二节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法学研究的深入 / 97
第五章 抗战前的北京大学法律学系(1927—1936) / 101
第一节 京师大学校、北平大学区及复校初期 / 102
第二节 课程、考试与招生 / 114
第三节 研究、社团与交流 / 128
第四节 法律教育、法治与爱国 / 136
第六章
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复校后的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1937—1949) / 151
第一节 长沙临时大学时期 / 152
第二节 西南联合大学时期(上) / 155
第三节 西南联合大学时期(下) / 167
第四节 “伪北大法学院”及回迁后的北大法律学系 / 176
第七章 转型中的北京大学法律学系(1949 —1952) / 199
第一节 过渡岁月 / 200
第二节 短暂取消 / 213
第八章 重建后的北京大学法律学系(1954—1976) / 217
第一节 重建初期 / 218
第二节 踉跄而行 / 228
第三节 “文革”风云 / 246
第九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法学院(1977—2004) / 251
第一节 复办初期 / 252
第二节 继往开来 / 266
附录:
京师大学堂以来历任法政科监督、法科学长、法律门主任、法律(学)系主任、法学院院长简介 / 27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