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东省沂源县栖真观玉皇殿壁画保护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2814163
  • 作      者:
    作者:董伟丽|责编:李辰
  • 出 版 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作者简介
  董伟丽,女,文博馆员,责任设计师,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从事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与研究工作。工作至今主持并参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10余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项目40余项,发表不可移动文物相关文章数篇,参与省厅级课题2项。其中主持并参与的壁画类项目包括《小牟家关帝庙修缮保护方案》《沂源县栖真观壁画保护修复方案》《肥城魏家坊关帝庙壁画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肥城张店村天齐庙壁画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等数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山东省沂源县栖真观玉皇殿壁画保护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山东省沂源县栖真观玉皇殿壁画保护的学术专著。全书围绕栖真观玉皇殿壁画的历史、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修复工作展开,结合实地调查、材料分析和修复实践,全面探讨了壁画的保存现状、病害类型、制作工艺及保护修复方案。 
  绪论部分阐述了壁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保护研究的必要性,同时对国内外壁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山东地区壁画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概述了栖真观及其玉皇殿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壁画的题材、内容及艺术风格,揭示了其道教文化内涵。 
  第二章重点研究了玉皇殿建筑的保存状况及修缮措施,探讨了建筑结构与壁画保存之间的关系,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 
  第三章至第四章详细调查了玉皇殿壁画的保存环境及病害类型,分析了地仗层、颜料层、污染、生物损害及人为影响等病害的形成原因,为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五章通过对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分析,揭示了壁画制作的技术特点及其材料性能,为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六章至第八章围绕壁画保护修复展开,提出了保护修复的原则与目标,筛选了修复材料并制定了技术路线,最终形成了系统的保护修复方案。 
  结语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栖真观壁画的长期保护提出了建议,强调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附录部分提供了实验报告、病害图示符号、病害图以及相关规范,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支持。 
  《山东省沂源县栖真观玉皇殿壁画保护研究》通过对栖真观玉皇殿壁画的全面研究,不仅为该壁画的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也为同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壁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绘在建筑物表面承载特定历史与文化的宝贵物质遗存,是我们了解和把握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社会、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它从内容与风格上体现了各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和宗教崇拜,也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特有的文化,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我国对壁画的研究也随着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提高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偏重研究壁画内容与艺术风格逐渐向壁画工艺分析、病害机理研究和保护修复等领域过渡,从壁画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角度切入壁画的病害机理和保护修复工艺研究更是少见。壁画的全面调查是所有研究工作开展的前提,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研究是病害机理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开展对壁画病害调查与制作材料分析不仅能明确壁画保存状况,获取壁画本身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而且能为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栖真观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城西17.5千米的鲁村镇安平村,据观内“仙公山建栖真观”碑刻记载,栖真观始建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观内现存文物建筑为东院玉皇殿、真宫门,中院过厅。2013年10月10日,栖真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殿后檐墙、东西山墙内墙面上绘有精美道教壁画,从保存壁画内容上看,绘有二十八星宿等内容的道教题材壁画,人物栩栩如生,虽然年代久远,但从这组壁画中仍然能够感受到令人惊叹的绘画技艺。人物画为工笔人物,造型准确,构图严谨,人物面部表情或亲切,或严肃,或端庄,或威严。色彩种类众多,有红色、褐色、石绿、蓝色、赭石色、黑色等颜色,根据不同对象“随类赋彩”,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各种人物的身份和器物质感,区区的数种颜色,却给人以丰富的画面感觉。
  笔者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关帝庙建筑存在屋面漏雨、墙体裂缝等病害,且年久失修,壁画整体保存状况较差,病害主要表现为由于墙体变形等原因引起的地仗空鼓、开裂、酥碱及脱落,由于胶结材料老化及自然因素引起的颜料层酥粉、脱落及龟裂起甲,由于人为活动、雨水流挂引起的表面污染现象。所以对玉皇殿壁画的分析研究并进行保护修复刻不容缓。
  第二节 研究综述
  根据已经发表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分析,对古建筑壁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对壁画内容与艺术风格的研究、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方面的研究、壁画的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研究、壁画保护修复研究,在这四个方面研究,壁画保护修复的重要前提是对壁画的制作材料及工艺分析和壁画的病害机理分析,对此项工作的研究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壁画本身信息,而且可以了解壁画所处地域和所处时代的相关历史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壁画保护修复材料及修复方案提供准确的资料和依据。根据学者们的实地调查与相关的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山东济南、泰安、聊城、淄博等地区是现存壁画较多的地区。总体而言,山东地区现存的殿堂寺观壁画多集中于中部和南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相对较少,且到2022年5月山东地区壁画研究文献不过二十余篇,相关资料较少。山东地区古建筑壁画保护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的起步、发展阶段,目前学者对山东地区壁画研究主要分壁画的内容和病害与保护修复两部分。
  一、山东地区壁画内容研究现状
  山东地区的壁画分布和内容的研究多以墓葬壁画为对象,孟振亚、刘善沂、章丘区博物馆、临朐县博物馆等分别对嘉祥隋墓壁、济南元代砖雕壁画和长清、平阴元代石刻壁画、章丘青野元代壁画墓和临朐北齐崔芬壁画墓壁画内容作了介绍;侯新佳和周玲对山东元代壁画墓壁画从壁画题材内容、内涵、艺术风格及壁画价值进行了探讨;许淑珍、李鸿雁、张光明等人对淄博地区墓葬壁画从宋金、金以及清代角度对壁画内容进行了描述;韩小囡主要以山东地区三座北朝墓葬壁画为对象,对壁画所体现的绘画风格和人物造型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综述 2
第三节 研究意义 10
第四节 研究方法 10
第五节 研究内容 12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栖真观概述 14
第二节 玉皇殿壁画概述 15

第二章 玉皇殿建筑保存状况及修缮措施
第一节 玉皇殿保存现状 20
第二节 玉皇殿修缮措施 35

第三章 玉皇殿壁画保存现状调查
第一节 壁画保存环境 48
第二节 调查方法及内容 66

第四章 壁画病害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地仗层病害 79
第二节 颜料层病害 81
第三节 画面污染 82
第四节 生物损害 83
第五节 人为影响 85

第五章 制作材料及工艺分析
第一节 制作材料分析 87
第二节 制作工艺分析 113

第六章 修复材料及工艺筛选
第一节 修复材料筛选原则 114
第二节 修复材料筛选 114

第七章 保护修复原则及目标
第一节 保护修复原则 127
第二节 保护修复工作目标 130

第八章 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及工艺措施
第一节 前期调查与研究 132
第二节 主要工艺步骤 133
第三节 方案实施 138
第四节 保护修复材料使用标准 141

结语 142

参考文献 146

附录 150
附录一:实验报告 150
附录二:栖真观玉皇殿壁画病害图示符号 175
附录三:栖真观玉皇殿壁画病害图 177
附录四:(WW/T0006-2007)古代壁画现状调查规范 18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