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研论文写作思路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15699
  • 作      者:
    作者:林童//王红霞|责编:贾超//郑欣虹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内容介绍
《科研论文写作思路》全面阐述了科学期刊论文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内容涵盖学术研究的标准流程、学术论文架构、构思过程、模板制作、案例研讨,以及写作步骤、投稿战术、稿件修改、作者排名等环节,并对学术道德和诚信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理工科研究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术写作知识框架。
展开
精彩书摘
**章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在我们深入探讨专业写作之前,需要对科学研究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正如学习理科知识需要一定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基础一样,熟悉并了解科研过程及其操作方法是撰写高质量科研论文的根本。深入理解科研过程,将有助于研究者更加详尽、清晰地阐述自己的研究发现。本章将对科学研究及其基本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讨论。
  科学研究是人类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科学研究对人类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科学研究,人类不断地探索未知,发现新的科学定律和原理,不断积累的知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突破,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科学研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科技创新催生了新的产业,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科学研究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如医疗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提高社会的整体福祉。例如,疫苗的研发和普及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科学研究也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内涵,促进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教育和普及活动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培养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不仅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加深了人类对自身和宇宙的理解。从宏观的宇宙起源到微观的量子世界,科学研究不断挑战和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科学研究的进展常常引发伦理和哲学上的讨论,如生命伦理、技术伦理和环境伦理等,这些讨论有助于形**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总之,人类文明进步离不开科研发展,科学研究不仅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和便利,也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发展和人类自我认知的深化。
  在当今世界,科学研究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的未来,强调科学研究的成果应当惠及全人类,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
  就过程而言,简单地说,科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化的探索和发现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阶段:提出问题、文献调研、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发表结果、同行评审、知识传播、反思与迭代等。
  **节研究问题的识别
  普遍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scientific research starts with a question)。那么,科学研究中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有人认为它依赖于研究者的观察和思考,也有人认为,它是对某一现象或观察的好奇和疑问。普遍认为,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文献中的空白或不足:通过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者可能会发现一些尚未被探讨或者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议题。
  (2)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研究者可能会发现理论推导和预测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激发研究问题的产生。
  (3)前期研究的延伸: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研究者可能会提出进一步的问题,以期深化对该领域的理解。
  (4)实际观察:研究者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或某一事物中存在的现象,可能会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5)政策与市场需求:政府、企业或市场对某些问题的关注也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6)新技术或新方法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带来新的研究问题。
  (7)个人兴趣与好奇心:研究者个人的兴趣和好奇心也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
  (8)社会问题与争议:社会上的问题或争议可能会激发研究者去探索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9)研究资助机构的指南:研究资助机构可能会发布研究指南,提出他们认为重要的研究问题。
  (10)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与同行交流或合作的过程中,研究者可能会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11)专家咨询:专家和研究生导师直接提出的研究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研究问题的根源通常是多元化和综合性的,一个研究问题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论研究问题是科学问题、哲学问题、伦理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它们都涉及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科学问题,它专指那些可以通过科学方法以及严谨的研究设计来进行探索、分析和解答的问题。
  科学问题往往包括以下特征:①明确性。科学问题应该是清晰和具体的,以便于能够被准确地界定和研究。②可测试性。科学问题应该是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或数据分析等方法来测试的。③可证伪性:根据卡尔?波普尔的原则,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应该是可证伪的,即存在可能的证据能够证明该问题是错误的。④重要性:科学问题应该是对学术界、社会或特定领域有重要意义的问题。⑤创新性:理想情况下,科学问题应该提出新的视角或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补充。
  科学研究的问题识别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①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报告等文献,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而发现已有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存在的争议。②专家咨询。与领域内的专家进行交流,可以获取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有助于问题的识别和界定。③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数据,研究者可能会发现一些之前未被注意到的问题。数据可以来源于调查、实验、统计记录等。④理论推演。基于已有的理论框架,通过逻辑推理和假设检验,研究者可能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⑤讨论和头脑风暴。与同行或团队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和讨论,从而激发新的想法,帮助识别研究问题。⑥批判性思维。对现有理论和实践进行批判性分析,挑战常规思维,从而发现问题和改进现有解决方案。⑦改变视角。采用跨学科的视角,结合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在辨识科学研究问题时,研究者通常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估,以确保问题的完整性和精确性。此外,科学研究的问题应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能够对学术界、产业界或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识别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还应当秉持科学精神和伦理准则,确保研究工作符合社会伦理价值观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以下几个例子中,科学问题的识别主要针对科学研究中现有知识的不一致、实践中的难题、理论的局限性和新的现象及观察。
  (1)在气候变化研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理解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系统,识别出的问题可能包括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云量变化对辐射平衡的作用,以及海洋循环变化对热量分布的影响等。
  (2)在癌症研究中,一个问题识别的例子是理解肿瘤如何从初始的基因突变发展成不可控的癌症,这涉及识别导致癌症发展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和逃避免疫系统。
  (3)在新材料的设计中,一个识别的问题是开发具有特定机械、电子或化学性能的材料,这可能需要识别当前材料设计的限制,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或成分来克服这些限制。
  (4)在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问题识别的例子是理解记忆是如何工作的,以及遗忘的原因,这可能涉及识别不同类型的记忆,如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转换的。
  (5)在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问题识别的例子是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形成的机制,这可能需要识别星系如何从暗物质晕中形成,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如何影响宇宙的演化。
  问题识别是科学研究的**步,它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识别现有知识中的空白、矛盾或争议,研究者可以确定一个有意义且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为后续的假设提出、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指明方向。这往往需要研究者具备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在识别和定义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出新的观点、假设或理论,这些都有可能推动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
  新的研究者通过识别和了解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少走弯路,提高研究效率。同时,文献追踪和问题识别可以帮助研究者掌握学科的前沿进展,避免在过时的研究领域中浪费资源。问题识别有助于明确研究的范围和边界,确保研究目标的可操作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研究者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因为问题识别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好奇心和学习动力的过程,它可以激励研究者更加积极地投入科学探究。识别当前科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与人类健康、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对于推动科学成果转化和社会进步具有直接的意义。因此,问题识别在科学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的关键环节。
  第二节提出假设
  一旦研究问题得到明确,接下来的步骤是提出合理的假设(论点)。通过构建假设,研究者能够界定所需收集的数据类型、开展的实验或分析工作,以此来验证假设的有效性。在提出假设的过程中,广泛的文献回顾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掌握领域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并寻找到研究的创新点。采用创新性思维,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审视问题,将有助于挖掘新的研究课题。
  假设的提出通常采用以下步骤:①识别问题。*先需要识别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或现象,这个问题应该是明确的、可研究的,并且对于科学界或社会是重要的。②文献调研。在提出假设之前,要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对于该问题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它们与哪些现有的理论相关;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可避免重复工作,并为提出假设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1
**节 研究问题的识别 2
第二节 提出假设 6
第三节 收集数据 9
第四节 分析与解释结果 12
第五节 得出结论 15
第六节 结果发表与交流 18
第七节 反思与迭代 22
第八节 科研与应用的循环 25
第九节 科研创新的层次 28
第十节 创新性的评估 30
第二章 关于撰写科研论文 33
**节 撰写科研论文的重要性 33
第二节 科研论文的基本构成 37
第三节 科研论文各个部分与科研要素的对应关系 38
第三章 如何撰写引言 40
**节 撰写引言的基本思路 40
第二节 举例 41
第三节 如何组织引言中的研究目的 43
第四节 引言中的文献综述 45
第五节 确保引言部分的逻辑性 53
第六节 撰写引言时常见的错误 54
第四章 实验部分 56
**节 实验部分的主要内容 56
第二节 实验部分模板 57
第三节 实验部分经常用到的英语单词 59
第五章 结果部分 64
**节 结果部分模板 64
第二节 数据收集与呈现 65
第三节 图表制作的原则及常见错误 74
第四节 数据分析 79
第五节 结果描述 83
第六节 描述结果常用到的一些英文单词 84
第六章 解释与讨论 86
**节 撰写讨论的基本原则与模板 86
第二节 具体案例 87
第三节 提高讨论的说服力 90
第四节 阐述研究发现的内涵 91
第五节 平衡讨论中的逻辑性和创造性 95
第七章 结论部分 97
**节 基本模板 97
第二节 举例 98
第三节 如何有效地描述研究发现的意义 99
第四节 如何恰当强调研究的学术贡献 101
第五节 几个常用的英文单词 102
第八章 摘要 105
**节 基本要素 105
第二节 举例 106
第三节 一些知名期刊的模板举例 106
第四节 摘要中的研究背景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110
第五节 摘要中研究目的和问题部分的写作建议 111
第九章 论文题目、关键词和写作顺序 114
**节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 114
第二节 题目模板举例 115
第三节 如何确保题目与摘要的一致性 116
第四节 如何将题目和创新性联系起来 117
第五节 撰写题目的常见错误 119
第六节 如何确保题目既准确又具有吸引力 121
第七节 关键词 123
第八节 对于写作顺序的建议 125
第十章 参考文献 128
**节 引用的重要性 128
第二节 引用原则 128
第三节 如何确保引用文献的信息准确无误 129
第十一章 作者署名 131
**节 署名原则 131
第二节 **作者 133
第三节 通讯作者 134
第四节 多人合作项目中的贡献认定 135
第五节 其他方面 136
第十二章 学术诚信、伦理、职业道德和利益冲突 138
**节 学术诚信 138
第二节 职业道德 139
第三节 学术伦理 142
第四节 利益冲突 143
第十三章 投稿与论文修改 148
**节 投稿的基本过程 148
第二节 选择合适的期刊 150
第三节 选择合适的审稿人 151
第四节 撰写投稿封面信 152
第五节 回复审稿意见 155
第六节 论文审稿人注重的方面 156
第七节 清样校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59
第八节 关于更改作者名单 160
第十四章 其他类型学术文章 162
**节 学术文章的种类 162
第二节 科研论文 163
第三节 评述类论文 165
第四节 综述撰写常用提纲 167
第五节 其他类型科技论文 169
第十五章 研究生学位论文 172
**节 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 172
第二节 学位论文与期刊科研论文的区别 173
第三节 硕士学位论文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区别 174
第四节 常用的学位论文提纲 176
第五节 概念框架 180
第六节 概念框架的可视化 182
第七节 如何确保学位论文各研究章节既相互连接又各有侧重 18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