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研究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85374
  • 作      者:
    作者:解百臣//郝鹏//章露//谭旭|责编:徐倩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内容介绍
《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研究》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对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先,对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状况和激励政策研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阐述。其次,立足于电力市场非对称信息环境深入探讨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的选择,以及太阳能发电行业的监管手段,为决策者提供技术支持方案和政策改革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状况与面临的挑战
  1.1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回顾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力行业经历了两次重大改革。一是2002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简称5号文),二是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简称9号文)。5号文旨在改革原有的纵向一体化电力管理体制,启动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主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奠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力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并成功地在发电侧推行标杆电价、竞价上网政策。然而由于输配环节的天然垄断性,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真正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我国相继颁布和实施了多项改革办法:2004年3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暂行办法》,并于2006年在广东台山等地推行了大用户直购电改革。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气2014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2015年6月,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起步,深圳和蒙西两地的改革方案均提出将实行*立的输配电价和输配电准许成本核定办法,这拉开了新电改的序幕。2015年9号文发布,明确提出要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相对*立的电力交易机构,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截止到2017年底,输配体制改革已经在除西藏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铺开。这轮输配体制改革,将对电价形成机制和电网盈利模式产生深刻影响,其进程将影响电网对实体经济的让利程度和支撑作用。
  电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在电力输配领域同样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在2006年开始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后。智能电网计划是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5月21日*次公布的,其内容如下: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髙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坚强智能电网的主要作用表现为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实现电力远距离、大规模输送。
  2009~2010年是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
  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加快,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与广泛应用。
  2016~2020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超过40%,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
  2020年中国建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水电基地、核电基地、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形成“五纵六横”主网架。
  作为重要的送端电网,西北电网“十二五”期间在已有的750千伏电网结构基础上,加强省区间联系,提高电网交换能力和抵御严重故障能力,保障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与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紧密相连。
  “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重点建设糯扎渡、溪洛渡等大型电站外送直流工程。2015年西电东送主网架在2010年“五直八交”的基础上形成“九直八交”送电通道,各省(区)形成坚强的500千伏骨干网架,实现海南与南方主网500千伏双回路联网,加强与港澳特区联网,保障港澳电力可靠供应。
  2020年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5%以上,农网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810%以上。中国电网智能化发展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调控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到“十三五”末,智能电网基本实现安全、可靠、绿色、髙效的发展愿景,电网智能化达到较髙水平。
  1.2太阳能发电行业面临的挑战
  1)光伏发电行业面临重要转型
  我国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新增装机容量、新增投资都居****地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局下发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指出,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从2010年的27%提高到2015年的35%;“十二五”期间,光伏发电年均增速已经达到168.67%。与此同时,9号文指出,“节能髙效环保机组不能充分利用,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集中式的智能电网和分布式的微网双向互动”“‘远方来’和‘身边来’相结合并强化后者”是“我国能源革命的新思路”。另外,光伏发电技术创新势头强劲,成本迅速下降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问,2010年至2018年光伏发电平准化成本下降77%。何建坤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已经可以与化石能源发电竞争。2020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四十七条(可再生能源开发)指出,“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本地消纳和外送相结合的原则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突出分布式和本地消纳的行业转型趋势。
  2)光伏发电激励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改能源〔2016〕2619号)指出,“十三五”期间,国家“实施强制性的市场份额及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制度,逐步减少新能源发电的补贴强度,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19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2019年**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9)594号)中发现,补贴力度正在逐渐降低,全面平价上网已经渐行渐近。与此同时,激励政策力度的讨论认为,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的发展速度不宜过快,激励强度不宜过高。而且,随着清洁能源配额制度的逐步建立[坤,激励政策的叠加效应开始显现,政策环境逐渐复杂化。
  3)光伏发电项目采购的社会影响广泛
  光伏发电属于公共事业部门,事关居民用电基本保障,必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光伏**者中标企业通过使用光伏发电基地,间接获取国家补贴。光伏**者基地项目的社会影响广泛。而且,中标者经常希望以超低价格中标,给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需要项目采购的机制设计提供决策依据。由于委托人始终无信息优势,需要克服逆向选择难题;并且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委托人还面临着道德风险的困扰。所以,非对称信息环境引起的“市场失灵”加剧了遴选光伏发电厂商的难度。
  4)复杂信息环境下光伏审计监管难以精准施策
  在国家激励政策转型的宏观环境下,依靠补贴得以快速发展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开始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的创新商业模式。康重庆等发现,光伏生
  产企业正在面临转型,从制造业向光伏发电行业渗透,投资分布式发电站,建设屋顶光伏。在补贴退坡和平价上网的大趋势下,光伏发电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大量挤压。政府自2018年以来加大了光伏审计的监管力度,某些省份报告了光伏审计案例,折射出事前监管机制设计的重要性;而有些省份采取严格的应对方案,取消了所有光伏电站建设,又显示出监管手段选择的困难程度。
  在这种背景下,光伏发电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书将在复杂的政策环境和非对称的信息环境下研究光伏发电的激励机理,在光伏发电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为行业激励政策的选择提供政策建议,明确未来我国适用的光伏发电激励政策,分析当下制约行业发展、影响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行为,提供可供借鉴的光伏发电行业道德风险行为监管策略。
  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间,全球范围内的电力部门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重组,其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技术、政策、经济和社会环境,深入探究诸多因素对电力部门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能源和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能源体制变革的总趋势,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总诉求,皆驱动电力部门朝着更为全面的市场化方向迈进,对研究电力部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章的文献综述将分别从光伏激励政策、招标策略、监管策略等方面依次展开。
  2.1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研究
  在温室气体排放监管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面临这样的挑战:如何制定政策,使之既符合社会福利极大化目标又能鼓励清洁能源发展,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降低排放。一方面,理论研究经常把社会福利作为优化目标。Alizamir等设计了成本-效率和社会福利优化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激励清洁能源投资。Yang等使用关于补贴的博弈分析来优化清洁能源发电投资的社会福利。Hao等在社会福利优化的目标下甄别激励政策的适用环境。另一方面,实证研究经常把社会福利当作主要问题来研究。例如,清洁能源电力用户的补贴对于工业增长和社会福利影响的研究,挪威-英国电力市场联动对于社会福利和清洁能源发电整合作用的研究等等。
  光伏发电激励政策,如上网电价补贴和清洁能源配额政策,极大地影响着电力市场。较为早期的研究集中于激励政策的定性分析,之后的研究则从理论模型的角度评估它们的影响。例如,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的出现将导致市场力发生作用,阻碍清洁能源电力发展并引起社会福利的向下扭*[33]。Sadeghi等探讨了实施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尤其是当需求侧的顾客承担补贴的经济负担时,对于社会福利提升的影响。除了理论分析之外,很多研究者借助实证研究手段评估了清洁能源电力激励政策的影响程度。例如,配额政策的实施与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对清洁能源发电技术革新激励作用的实证研究,等等。Garria-人lvarez等甚至坚定地认为,因为补贴在促进达成清洁发电目标方面卓有成效,所以建议欧盟应该鼓励补贴政策的实施,以激励陆上风电的开发利用。
  也有很多学者在发电企业对激励政策的反应方面开展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应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发电企业对外生的、随机的绿色证书价格的反应对发电装机投资和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探究,等等。Murphy和SmeersMl认为,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上,当发电企业需要进行装机投资的时候,作为激励手段的期货合约不会减缓市场力的作用。而且,在补贴抑或配额激励政策环境下,当清洁能源发电量得到明显增长的时候,传统能源发电企业的收益将会大幅度降低。除了完全信息外,一些研究还涉及不完全信息。例如,对非对称信息下的能源效率的研究发现,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可能会隐藏自身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利润。Yang等以电力用户的消费者剩余极大化为目标,对发电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行了分析,建议政府甄别发电企业的类型。
  除了发电企业外,激励政策的设计也引起学界的关注。Fischer探究了清洁能源配额政策对于均衡电价的影响,发现温和的配额目标可以降低均衡电价,而严苛的配额目标会降低化石能源发电量。Zhou等发现组合税收和补贴共同作用的激励策略,比激励政策单*作用对清洁能源发电的激励效果更为有效。Khazaei等提出了一种带有斜率的合规惩罚政策和自行调节的需求计划,来平抑绿色证书交易价格。Antweilei则考虑随机需求变动下能源间歇性以及包括上网电价补贴和装机补贴在内的*优定价工具,对能源的可替代性或互补性程度进行了评价。
  清洁能源激励政策,如排放权交易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状况与面临的挑战 1
1.1 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回顾 1
1.2 太阳能发电行业面临的挑战 2
第2章 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研究综述 5
2.1 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研究 5
2.2 太阳能发电招标策略研究 7
2.3 太阳能发电监管策略研究 8
2.4 文献评述 10
第3章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模型构建 11
3.1 非对称信息下太阳能发电激励机理 11
3.2 非对称信息下太阳能发电监管机理 15
3.3 本章小结 19
第4章 太阳能发电激励政策选择研究 21
4.1 问题背景 21
4.2 集中计划的市场结构 23
4.3 双层监管的市场结构 28
4.4 甄别监管的市场结构 33
4.5 数值模拟和反事实分析 39
4.6 本章小结 71
第5章 太阳能发电项目招标策略研究 72
5.1 模型 73
5.2 均衡分析 85
5.3 关于均衡分析的讨论 95
5.4 本章小结 97
第6章 太阳能发电成本审计监管策略研究 98
6.1 模型和分析结果 99
6.2 根据审计强度进行的均衡分析 107
6.3 涉及参数的反事实分析 113
6.4 关于均衡与反事实分析的讨论 124
6.5 政策建议125
6.6 本章小结 126
参考文献 128
后记 13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