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形势下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81918
  • 作      者:
    彭苏萍,等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十四五”时期将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与新变化下,实现能源供给安全仍是根本,低碳、智能化、绿色发展将是能源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新形势下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分析“十四五”及中长期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研究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工业基础现状、重点领域短板及“卡脖子”问题,提出“十四五”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重点任务及工程科技攻关项目,给出能源新技术2035年远景目标、战略路线图,以及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区域产业布局与国际化发展战略。
展开
精彩书摘
**章“十四五”及中长期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我国能源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规模稳居世界**,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42.4%。其中,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能源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8亿千瓦和2.5亿千瓦,分别连续11年和6年稳居全球*位。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为2952万千瓦,连续3年居全球*位。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 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达到29.5%,使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15.9%,如期实现2020年达到15%的庄严承诺。截至2020年底,我国装机容量的40%左右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30%左右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国家能源局,2021)。
  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十四五”时期将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的严峻挑战。特别地,全球大范围的供应链中断和项目建设延误对能源工程项目投资、设施制造与生产活动产生直接影响。此外,生产活动、出行和进出口贸易等的限制明显降低了运输和工业中的能源需求与能源消耗。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能源发展呈现低碳化、电力化、智能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低碳化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硬约束,对我国合理谋划煤炭行业及能源转型路径,持续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与新变化下,实现能源供给安全仍是根本,低碳、智能化、绿色发展将是能源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节国际发展形势变化
  (一)全球煤炭消费占比逐步下降,先进燃煤发电和CCUS是技术发展重点
  煤炭仍是全球第二大能源。2019年,全球煤炭消费量达到53.9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6%,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7.0%(BP,2019),如图1.1所示。
  图1.1世界煤炭消费量及其一次能源占比
  资料来源: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BP)公司
  燃煤发电仍是煤炭利用的主要方式,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成员国电煤占比超过80%。2019年全球燃煤发电量达9.8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5%,占全球总发电量的36.4%。从发电量来看,全球燃煤发电在地理分布上高度集中,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 时的有中国、印度、美国、日本、韩国、南非、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德国等13个国家。其中,中国、印度、美国三国燃煤发电量占全球燃煤发电量的71.71%。全球能源监测机构(Global Energy Monitor)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总共投产了18.3吉瓦煤电,包括中国(11.4吉瓦)、日本(1.8吉瓦)、德国(1.1吉瓦)等,退役21.2吉瓦煤电,全球煤电装机容量*次出现下滑,总装机容量减少至2047吉瓦,这是半年期内煤电退役产能*次超过投产产能。
  近年来随着碳排放约束的收紧,全球范围内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持续下降,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或国家煤炭利用技术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先进燃煤发电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国际上先进燃煤发电技术发展总体趋势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灵活智能。美国正积极打造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组合,同时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提出了“清洁煤技术示范项目”(Clean Co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rogram)和“清洁煤电倡议”(CleanCoalPowerInitiative);公布了具有未来先进煤电机组特征的“煤炭优先”(CoalFIRST)计划,涵盖煤和天然气联合循环、间接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2)循环、先进超超临界蒸汽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富氧燃烧系统及直接合成气/热解气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等。日本计划以CCUS技术创新为支柱构建碳循环再利用体系,并提出“日本煤炭政策”(Japan’s Coal Policy)、“策略性能源计划”(Strategic Energy Plan)和“环境技术创新战略”(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欧洲提出电力向多样化可再生能源转变,提高能源效率,发展CCUS技术,并提出了“兆卡计划”(Thermic Program)、“研究和技术发展框架方案”(Framework Programmes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等,包括利用CCUS技术、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技术等生产低碳氢气。
  CCUS作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煤炭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技术选择之一,其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承受性是该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世界各用煤大国积极推进CCU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佩特拉诺瓦”(PetraNova)项目于2017年启动并运营成功。得益于全球金融危机后1.63亿美元的刺激资金,该项目是燃煤电厂安装的*大的燃烧后碳捕集系统,每年可捕集140万吨二氧化碳用于提高采收率,即利用注入的二氧化碳来提取无法采出的石油。2020年6月,全世界*大的CCUS系统“阿尔伯塔碳干线”(Alberta Carbon Trunk Line,ACTL)集群项目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开始投入运行。该项目可以封存和利用大量来自工业排放源的二氧化碳,同时可以支持阿尔伯塔省和附近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该项目*期每年将捕集和封存180万吨二氧化碳,实现150万吨减排量,每年相当于减少33万台汽车碳排放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2020)。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于2020年9月公布的《清洁能源转型中的CCUS》报告指出,CCUS是唯一既有助于直接减少关键领域的排放,又有助于消除二氧化碳以平衡难以避免的排放的技术—这是“净”零目标的关键部分。
  (二)为适应低碳、新能源发展趋势,以BP为代表的欧洲国际巨型油气公司提出战略转型,美国持续引领全球页岩油气产业发展,但遭遇新冠疫情严重冲击
  国际油气公司正在认识到在全球气候影响下,为应对不可持续的碳排放趋势,能源市场已经开始向低碳和新能源方向发生根本性和永久性的改变,能源低碳化和无碳化正成为当代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以BP为代表的国际巨型油气公司开始提出公司未来的战略转型发展方向。2020年8月4日,BP在第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同时宣布公司未来十年的全新战略—以低碳和客户为中心,完成从国际石油公司(internationa loil company,IOC)到一体化能源公司(integrated energy company,IEC)的转变。BP的此次新战略有着具体的、颠覆性的实现目标,公司业务重组为低碳电力和能源、便利零售和移动出行、高效益油气三个重点领域板块。2020~2030年,BP的油气产量将减少40%;低碳投资将增长9倍,从2020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50亿美元;整体运营业务所产生的碳排放减少30%~35%。BP成为*个明确提出大幅度减持主体油气业务、加速推行新能源/新业务规模化扩张的具体战略目标的国际石油巨头,由此翻开了国际油气工业新的一页。
  在页岩油气产业的推动下,美国的天然气和原油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基本实现了“能源*立”,并深刻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加剧了世界油气供应主导权的争夺。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下,全球原油需求不振,导致全球油价剧烈震荡。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中间基(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CrudeOil),WTI]2020年5月原油结算价格****地收跌在负值区间。受油价的影响,以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 Corporation)为代表的一批页岩油气公司相继破产,给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带来严重冲击。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及国际政治局势不稳定局面,国内油气企业加大了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我国实现了原油产量止跌回升、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
  (三)全球能源合作需求旺盛,先进输电工程持续发展,打通能源互联互通瓶颈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传统能源行业存在间接影响,可能造成部分工业行业产出增速下降,从而对能源需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一方面,虽然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使机动车及零配件、电子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产出增速下降,但我国的反制措施将促进轻工业等行业产出增长,从而抵消了部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工业企业可以借此规避过多依赖国外单一市场带来的较大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用电需求影响较小,摩擦涉及领域的工业产品占本领域行业总产值的比例较低,考虑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美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中美贸易摩擦对所涉及领域的产出和用电需求影响不大。未来贸易摩擦的广度和持续时间还存在不确定性,更应该关注短期较为确定的因素,如经济基本面运行平稳、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在此情况下,经济的平稳运行将支撑能源电力需求的稳定增长。
  新冠疫情给能源互联网带来短期和长期影响。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能源格局的演进或重塑,从整体格局来看,全球能源供过于求今后会更加明显。这使得主要能源生产国的竞争加剧、协调更加困难,能源消费大国今后的话语权、定价权会进一步增强。此外,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低碳转型的进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准备把新能源投资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传统化石能源投资将受到较大冲击,新能源投资会更快地恢复且逆势增长。因此,今后应更加重视和加快新能源电气化等领域的投资和合作,更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国际能源组织的工作。在未来的能源治理领域,除了主权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和能源智库的作用越发凸显,气候合作与能源合作应更加紧密地结合和协同,全球气候治理必须以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绿色转型为抓手。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整合各国产能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推进各国互利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区域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各国国计民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使用的平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推动各国释放发展潜力,助力“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构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互联网对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大多能源资源富集,能源领域合作是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互联网以清洁能源开发和电力互联互通建设为重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打通能源互联互通瓶颈,切实推进经济共同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电力发展和合作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搭建新框架。
  (四)国际核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持续增长,疫情影响需求下降,导致新建或者主要核电厂升级工作推迟
  1.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减排目标的情况下,核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持续增长,核电行业不同区域发展各有侧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443座在运核电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392.1吉瓦,
展开
目录
目录
**章 “十四五”及中长期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1
**节 国际发展形势变化 1
第二节 国内发展新形势 20
第三节 产业发展新趋势 30
第二章 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工业基础现状、重点领域短板及“卡脖子”问题研究 40
**节 核心工业基础现状 40
第二节 重点领域短板及“卡脖子”问题分析 48
第三章 “十四五”能源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重点任务及工程科技攻关项目 59
**节 发展思路 59
第二节 发展目标 64
第三节 重点任务 69
第四节 工程科技攻关项目 74
第四章 能源新技术2035年远景目标与战略路线图研究 81
**节 面向2035年的远景目标 81
第二节 战略路线图 84
第五章 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区域布局及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92
**节 区域布局 92
第二节 国际化发展战略 96
第六章 措施建议 100
参考文献 10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