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关于陕甘宁文艺研究的若干问题
陕甘宁文艺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
陕甘宁文艺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任务
从陕甘宁文艺到延安文艺及其历史化考察
上编 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章:陕甘宁文艺人民性及其艺术实践
陕甘宁文艺人民性的继承和彰显
陕甘苏区文艺的兴起及其历史特征
“翻身”叙事中文学与图像的互文性
第二章:党的文艺工作及其发展方向的确立
“组织起来”及陕甘宁边区文艺机构的建立
“文教大会”与陕甘宁文艺运动的总结表彰
“赵树理方向”与延安文艺新方向的确立
奖励机制的转型与延安文艺体制的确立
第三章:陕甘宁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批评的展开
解放区文学批评的关键概念与时代表征
《讲话》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实践
文学史书写叙述与延安文艺呈现
第四章:陕甘宁文艺活动及其文学教育研究
延安时期文学教育的历史特征
文学教育与边区出版印刷业的建立
边区教科书的编写与儿童文学教育实践
下编 文本与史料分析
第五章:陕甘宁文艺作品及其文本的再解读
《刘巧儿》的文本演变与主题演进
《逼上梁山》与《白毛女》的革命叙事
《兄妹开荒》与“新秧歌”演出的展开
《种谷记》文本的生成与传播接受
“陇东歌谣”与陕甘宁民间歌谣的文本解析
第六章:陕甘宁文艺叙事内容与思想主题的历史阐释
模范文化与延安文学中的英雄叙事
“大生产运动”与延安文学的叙事选择
延安文学劳动叙事中的纺车书写
萧三和吴伯箫诗文的礼赞主题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延安音乐叙事
第七章:陕甘宁文艺文献史料的辨析考订
陕甘宁文艺文献史料类型及其问题
延安文艺在国统区的编辑出版
陕甘宁文艺文献史料的鉴别与阐释
“副文本”与陕甘宁文艺文献的整理研究
第八章:陕甘宁书写—书法的文化源流及其审美价值建构
陕甘宁文人与书写—书法文化
陕甘宁民众与书写—书法文化
陕甘宁书写—书法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余论:在发现与阐释中拓展陕甘宁文艺研究
陕甘宁文艺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文化磨合与创化中建构陕甘宁文艺研究新传统
人文与科技发展视域下的陕甘宁文艺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