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平等是否兼容”可谓当代政治哲学的“大问题”。本书聚焦在福利权这个主题,两位杰出的哲学家从消极自由概念出发展开了精彩的辩论:斯特巴坚信自由与平等相兼容,消极自由不仅能推导出消极福利权(穷人从富人那里拿走生活必需品),而且应拓展至超越时空限制的积极福利权(遥远民族与后代);纳维森则认为自由与平等不兼容,因为不能从尊重消极自由的前提(人的独立性)来证成具有可强制执行性的福利权。这场“针尖对麦芒”的思想交锋涵盖罗尔斯以后关于平等主义的诸多争论,本书已成为自由与平等关系论战的经典之作。
目录
致谢
一 导论
简·纳维森与詹姆斯·P.斯特巴
第一部分
二 自由兼容并且需要平等
詹姆斯·P.斯特巴
1. 自由的实践要求
2. 其他表明自由至上主义者应该接受福利或平等的尝试
3. 自由至上主义者对我从自由到平等论证的反对意见
4. 再论我的论证及其未来前景
第二部分
三 自由权不兼容平等权
简·纳维森
1. 问题框架
2. 道德哲学的“社会契约”方法
3. 考虑福利主义的理由
4. 结论
第三部分
四 对纳维森的回应
詹姆斯·P.斯特巴
五 对斯特巴的回应
简·纳维森
参考书目
索引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尤为巧妙地阐述了(右翼)自由至上主义所面临的挑战,即穷人和富人的消极自由在其冲突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纳维森和斯特巴对本书提出的问题做出了两种全面且重要的回答,值得称赞。
——尼尔斯·霍尔图格(Nils Holtug),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政治哲学教授
多年来,斯特巴教授和纳维森教授对正义和自由问题进行了大量富有洞察力的分析,这本书就囊括了其中诸多重要成果,我非常钦佩他们的耐心。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位作者努力应对对手立场中最具挑战性的观点,并以完全不偏不倚的方式展开自己的论证。
——约翰·克里斯特曼(John Christman),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政治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