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兽用抗生素替代物及应用(精)/中国兽药研究与应用全书
0.00     定价 ¥ 2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65351
  • 作      者:
    编者:郝智慧|责编:邵桂林//刘军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内容介绍
  《兽用抗生素替代物及应用》详细介绍了当前用于减少或替代兽用抗菌药物的各类技术和产品及其应用。主要包括天然植物用于减抗、替抗,饲用微生物制剂用于减抗、替抗,酶制剂用于减抗、替抗,饲用多糖和寡糖用于减抗、替抗,饲用生物活性肽用于减抗、替抗,饲用有机酸、有机微量元素用于减抗、替抗,其他饲用抗菌药物替代物用于减抗、替抗,兽用中药用于减抗、替抗,噬菌体用于减抗、替抗。同时也介绍了应用于减抗、替抗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药剂技术用于减抗、替抗,联合增效技术用于减抗、替抗,合理用药技术用于减抗、替抗。
  《兽用抗生素替代物及应用》系统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性较强,是高等院校动物药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物营养等专业教师、学生,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兽药企业研发人员,养殖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良好参考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1.1 抗菌药物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危害严重
  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计民生。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应用奠定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也在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抗菌药是指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并用于治疗及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
  由于抗菌药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其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规模使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肉类生产国,畜禽养殖规模及数量均居世界前列,同时也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之一。抗菌药从发现之初即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将抗菌药物用作饲料添加剂。在我国始于70年代,在饲料中添加使用的抗菌药物约60种,常用的有20余种,抗菌药物曾被长期低剂量用于动物养殖以提高饲养水平,促进动物健康快速地成长。我国曾是兽用化学制剂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约2/3的抗菌药物用于饲料添加剂。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简称中国兽药典》)共计收录2221种兽药,其中药物饲料添加剂(含抗球虫药、促生长剂)占6%。尽管抗菌药物作为促生长剂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殖效益,但是过度使用反而增加了毒副作用以及病死率。此外,抗菌药物残留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严重威胁到人民的食品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1.2 应对细菌耐药性,世界在行动
  在世界各地,许多常见病菌正在对用于治疗其引发的疾病的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性,致使病程延长、死亡增多。倘若各国不采取行动,许多感染将演变成无药可治。而这一问题的成因普遍被认为是人类、动物养殖过度使用抗生素的结果。持续接触抗生素会让细菌在其变异与进化过程中学习如何躲避药物攻击。为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提高社会公众对耐药的认识水平,遏制微生物耐药发展与蔓延,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为了应对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共同采取行动应对微生物耐药性,行动计划包括:一是提高公共认识,强化成员解决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的能力;二是支持OIE成员建立恰当的政策、机构和法律框架网络;三是支持全球实施统一协调的AMR监测和抗生素使用监测;四是共同提升研究开发新型抗生素制剂、诊断制剂和疫苗的能力,制定预防控制AMR的方案;五是支持抵制低质及假劣抗生素产品使用;六是发展先进的预防及控制感染措施,逐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问题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3 应对耐药性问题,中国在行动
  关于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我国相关遏制耐药性政策也逐步出台。鉴于造成细菌耐药的因素及其后果是多领域的,涉及多部门,国家充分认识到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加以控制,可能使人类面临更多、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的威胁。2015年9月1日,农业部发布了禁止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在食品动物中使用的公告,这四种抗菌药都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因该类抗菌药抗菌效果强、生物利用度高,被广泛地用于敏感菌株所致各种感染,在人类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若在食品动物广泛使用时产生耐药菌株,对人类危害巨大,这种潜在威胁已不可忽视。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14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旨在从国家层面多个领域打出组合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7年,农业部深入实施《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着力推进“六项行动”:一是实施“退出行动”,推动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逐步退出。对已批准使用的人兽共用抗菌药物和药物饲料添加剂分门别类开展风险评估,计划到2020年完成风险评估工作,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品种。二是实施“监管行动”,强化兽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各地从重从严查处兽药违法行为,依法吊销违法违规企业的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坚决捣毁制售假兽药黑窝点。三是实施“监测行动”,健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成立全国兽药残留和耐药性控制专家委员会,为耐药性监测提供技术支撑。调整完善动物源细菌耐药年度监测计划,加快构建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四是实施“监控行动”,强化兽用抗菌药物残留监控。组织实施《畜禽及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覆盖猪肉、鸡蛋、牛奶等主要畜禽产品,检测14类70种药物残留,其中包括9类55种抗菌药物。五是实施“示范行动”,开展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以龙头养殖企业和养殖大县为重点,开展兽用抗生素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推广使用安全、高效、低残留等兽用抗菌药物替代产品。六是实施“宣教行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放心兽药进村 科学知识人户”兽药安全使用系列宣传活动。启动“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百千万接力公益行动,一年内将覆盖百个县域、千家养殖企业、万名养殖者。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抗菌药物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危害严重 2
1.2 应对细菌耐药性,世界在行动 2
1.3 应对耐药性问题,中国在行动 3
1.4 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行动 4
1.5 兽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危害 4
1.5.1 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5
1.5.2 污染环境生态、影响人类健康 5
1.5.3 诱导细菌耐药性产生 7
1.5.4 引起动物肠道菌群失调 8
1.5.5 降低动物机体免疫力 8
1.6 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的意义及措施 9
1.6.1 兽用抗菌药物替代物的含义 9
1.6.2 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的意义 9
1.6.3 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的对策 10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2.1 国外减抗、替抗技术研究进展及主要产品应用情况 13
2.1.1 国外饲用植物提取物的现状 13
2.1.2 国外微生物制剂的现状 16
2.1.3 国外饲用酶制剂的现状 19
2.1.4 国外饲用酸化剂的现状 20
2.1.5 国外饲用生物活性肽的现状 21
2.2 我国减抗、替抗技术研究进展及主要产品应用情况 23
2.2.1 国内可饲用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兽用中药制剂的现状 23
2.2.2 国内饲用微生物制剂和噬菌体研究与应用现状 31
2.2.3 国内饲用酶制剂的现状 34
2.2.4 国内饲用多糖和寡糖添加剂的现状 35
2.2.5 国内饲用有机酸和有机微量元素的现状 36
2.2.6 国内饲用生物活性肽的现状 37
参考文献 39

第3章 减抗、替抗相关政策与法规 46
3.1 国际减抗、替抗政策与法规 47
3.1.1 解决抗菌药耐药性的“One Health”策略 47
3.1.2 不同国家减抗、替抗的法规 49
3.2 我国农业部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的有关文件 51
3.3 我国有关减少抗菌药在养殖业中应用的举措 51
3.3.1 关于规范养殖环节兽用抗菌药使用行为 51 
3.3.2 关于加强养殖业废水及废弃物排放监管 52 
3.3.3 关于规范兽用抗菌药市场秩序 52
3.3.4 关于国际交流合作与风险评估 52
3.3.5 关于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示范及评估 53
3.4 新饲料添加剂审批的相关政策 53
3.4.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53
3.4.2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 54
3.4.3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 54
3.4.4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54
3.4.5 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54
3.4.6 植物提取物类饲料添加剂申报指南 54
3.5 新兽药审批相关政策及兽药研究相关指导原则 55
参考文献 56

第4章 天然植物用于减抗、替抗 59
4.1 已批准可饲用天然植物 60
4.1.1 《饲料原料目录》中的植物 60
4.1.2 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 73
4.2 饲用植物减抗、替抗活性物质及示例 76
4.2.1 精油 76
4.2.2 有机酸类化合物 81
4.2.3 生物碱类化合物 83
4.2.4 酚类化合物 86
4.2.5 黄酮类化合物 87
4.2.6 萜类化合物 89
4.2.7 醌类化合物 90
4.2.8 甾体类化合物 92
4.2.9 多糖 94
4.3 饲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95 
4.3.1 增强机体免疫力 96
4.3.2 改善肠道功能 96
4.3.3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97
4.4 可饲用天然植物及提取物 98
4.4.1 可饲用天然植物采集、产地初加工、贮藏 98
4.4.2 可饲用天然植物粉及粗提物的生产工艺 99
4.4.3 可饲用天然植物粉和粗提物的质量标准 101
4.5 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产品 102
4.5.1 术语与定义及分类 102
4.5.2 生产工艺 103
4.5.3 质量标准 104
4.5.4 功能分类 109
4.5.5 已获批的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 111
4.5.6 饲用植物减抗、替抗研究与应用 114
4.6 可饲用天然植物减抗、替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18
4.6.1 存在的问题 118
4.6.2 展望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5章 饲用微生物制剂用于减抗、替抗 129

第6章 酶制剂用于减抗、替抗 148

第7章 饲用多糖和寡糖添加剂用于减抗、替抗 175

第8章 饲用生物活性肽用于减抗、替抗 207

第9章 饲用有机酸、有机微量元素用于减抗、替抗 240

第10章 其他饲用抗菌药物替代物用于减抗、替抗 271

第11章 兽用中药应用于减抗、替抗 287

第12章 噬菌体防治技术 310

第13章 药剂技术用于减抗、替抗 343

第14章 联合增效技术用于减抗、替抗 415

第15章 合理用药技术用于减抗、替抗 44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