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哺乳类
灵长目
蜂猴
蜂猴是灵长目懒猴科蜂猴属的一种。
地理分布
蜂猴是东南亚地区特有种。中国为蜂猴次要分布区,为其分布区的东北边缘,分布于云南高黎贡山南段,无量山、哀牢山至文山一线以南及广西西南部等地,其中在云南西盟、永德等地还较易遇见,广西宁明可能已绝迹。蜂猴在国际上分布于泰国(克拉地峡以北)、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孟加拉国及印度东北部。
形态特征
蜂猴的身体粗胖、四肢粗短,体形较小,体重1.0~1.5千克,体长205~350毫米,颅全长大于62毫米。尾极短,约22毫米,隐于毛被中。面圆、眼大。耳小,外耳壳不显。拇指和食指不甚发达,除后足第二趾具爪外,其余各趾(指)均具扁平指甲,拇指和其他指可相对握达180°。全身被以浓密的短毛。
蜂猴的鼻端圆而突出,肉棕色,裸露无毛。吻鼻周围白色,微具短绒毛。头面和颈部灰白色,眼圈特大,黑褐色,几乎占面盘的大部,唯眼间形成一纵向白色细纹,至眉部渐向后外侧展开。耳周淡棕褐色。面侧、耳前、枕、颈和体背主要为白色。眼圈边缘、耳周和耳背棕褐色,眼上叉纹不显。体背和腰部毛端灰白色,从枕部到体背至腰臀部沿背中线有一深色脊纹。枕、颈的脊纹窄,棕黄色;肩背部脊纹粗宽,棕黑色或棕黄色,至腰臀部渐趋消失。前肢上部和后肢褐棕色,前肢肘部、手背、后肢足背和下体均为灰白色或灰黄色。
蜂猴的头骨呈长椭圆形,吻短。眼眶宽大,向后上方倾斜。眶上嵴和颞颥嵴均较发达,在额顶部形成一个大而明显的菱形框。脑颅大而隆凸。颧骨突和眶上突愈合形成封闭的眼眶。两侧颞颥嵴向后在顶骨部靠近但分离,不形成矢状嵴。人字嵴不显,翼窝孔较宽,腭突明显,听泡低平,腭板后缘接近M2后缘。下颌骨短而高,下颌前臼齿齿根基部有两个小孔。齿式为2.1.3.3/2.1.3.3。上门齿楔状,略呈三角形。下门齿狭长呈扁针形,下犬齿门齿化,与下门齿平齐紧密排列成梳状。
生物学习性
蜂猴是典型的东南亚热带动物。主要栖于东南亚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栖息地海拔一般在1200米以下。常在原始林中比较高大的树上活动,偶尔亦见于次生林和人工芭蕉林。树栖,夜行性,昼伏夜出。白天多卷缩成团在乔木树洞、枝叶繁茂的树冠或浓密的枝条的树杈上休息。多攀爬式行走,行动缓慢。除繁殖期配对交配外一般单独活动。多以热带鲜嫩的浆果、花、叶和昆虫为食,也取食鸟卵、蜂蛹、蜂蜜及小型蜥蜴等。成年雄性具很强的领域性,用尿液标记领地。蜂猴比较温顺,容易人工驯养,在人工饲养时,喜食芭蕉、香蕉和面包虫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