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迈向低碳未来--青海省双碳实现路径研究/能源经济系列/中国能源研究文库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681483
  • 作      者:
    作者:赵玲//吉敏全|责编:冀意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国际背景、国内政策和青海省的地方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从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论溯源和基础入手,在全面回顾大量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科学阐述了实现“双碳”目标的科学内涵,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述了青海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条件,系统分析了青海省碳排放量、碳排放驱动因素、碳排放情景预测及增汇减排潜力并预测出青海省碳减排变化趋势,提出青海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为青海科学有序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研究背景
1.1.2 国内研究背景
1.1.3 青海省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定量研究法
1.3.3 因素分解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点
1.6.1 拓展我国碳排放研究的省级区域范围
1.6.2 创新性地从碳源和碳汇双重角度探究碳减排潜力
1.6.3 首次从三次产业角度研究青海省碳排放问题
1.6.4 首次从三次产业角度揭示青海省碳达峰状态
2 理论溯源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1 概念界定
2.1.2 理论溯源
2.1.3 学术理论
2.2 实现“双碳”目标的科学内涵
2.2.1 “双碳”目标的重大意义
2.2.2 “双碳”目标的科学内涵
2.2.3 “双碳”目标的政策框架
2.2.4 “双碳”目标的未来政策安排
2.3 基于文献分析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现状
2.3.1 文献发表及引用情况
2.3.2 研究行业特征
2.3.3 研究区域
2.3.4 研究方法
2.3.5 研究主题
2.4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现状述评
2.4.1 研究产业特征述评
2.4.2 研究区域述评
2.4.3 研究方法述评
2.4.4 研究主题述评
2.5 未来研究展望
2.5.1 文献研究结论
2.5.2 研究启示
2.5.3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3 青海省经济发展及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1 青海省经济发展现状
3.1.1 青海省经济总量及增速
3.1.2 青海省产业结构总体现状
3.1.3 青海省第一产业现状
3.1.4 青海省第二产业现状
3.1.5 青海省第三产业现状
3.1.6 青海省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现状
3.2 青海省能源消费现状
3.2.1 青海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3.2.2 青海省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现状
4 青海省碳排放测度
4.1 青海省碳排放量的计量与评价
4.1.1 碳排放量的计量方法
4.1.2 青海省碳排放量测算过程
4.1.3 青海省三次产业碳排放量测算
4.1.4 青海省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量
4.2 青海省碳排放强度及弹性系数测度
4.2.1 碳排放强度计算结果及评价
4.2.2 碳排放弹性系数计算结果及评价
5 青海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分析
5.1 基于LMDI模型的青海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
5.1.1 LMDI指数分解法及数据选择
5.1.2 青海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结果对比分析
5.1.3 三次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分析
5.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2.1 脱钩模型及数据选取
5.2.2 青海省碳排放脱钩结果分析
5.2.3 三次产业碳排放脱钩结果分析
5.3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达峰状态
5.3.1 EKC模型及数据选取
5.3.2 青海省碳排放EKC曲线检验分析
5.3.3 三次产业碳排放EKC曲线检验分析
5.3.4 青海省及三次产业碳达峰实现状态分析
6 青海省碳排放情景预测及减排潜力分析
6.1 碳排放预测相关模型
6.1.1 GM(1,1)预测模型
6.1.2 GM(0,N)预测模型
6.1.3 邓氏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
6.2 青海省碳排放预测
6.2.1 碳排放预测情景假设
6.2.2 不同情景下碳排放预测
6.2.3 不同情景下三次产业碳排放预测
6.2.4 三次产业碳排放关联度分析
6.3 青海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减排潜力分析
6.3.1 相关驱动因素预测结果
6.3.2 相关驱动因素变化趋势对减排潜力分析
6.4 减排驱动因素对青海省碳减排贡献力分析
6.4.1 驱动因素与碳减排贡献力关联性分析
6.4.2 驱动因素对碳减排贡献力影响程度分析
7 青海省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选择和保障措施
7.1 路径选择
7.1.1 加快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体系
7.1.2 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提升能源消费质量
7.1.3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
7.1.4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力推工业领域碳达峰
7.1.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7.1.6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尽快下降
7.1.7 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抢占碳达峰技术制高点
7.1.8 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7.1.9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7.2 保障措施
7.2.1 将“双碳”目标纳入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
7.2.2 构筑碳达峰碳中和精准施策的基础
7.2.3 加强宏观政策的指导与协调作用
7.2.4 财政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
7.2.5 激励低碳技术成果的研发与转化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