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8-19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中广州口岸的社会生活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538792
  • 作      者:
    作者:范思婕|责编:陈春玲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对象为生产于18、19世纪”广州贸易”时期的中国外销艺术品的图像。从艺术社会史的研究视角出发,主要使用图像学研究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外销艺术的”阅读”价值,分析图像中所反映的广州口岸的日常运作,并从图像理论和社会史结合的角度,探讨图像中广州口岸的社会生活。本书最重要的议题是从这些描绘广州口岸社会生活的外销艺术图像中,分析和考察中西方在18、19世纪不断审视自我和关注他国的过程,并分析从中产生的持续性身份建构。本书将结合图像和一手文献资料,做清晰深入的说明,试图削弱长期以来强加在19世纪中国艺术作品上的蔑视和偏见。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16至19世纪的“中国贸易”
二、地缘背景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互鉴
第三节 相关文献研究
一、日常生活史研究
二、“符号消费理论”研究
三、西方学者对中国外销艺术品的研究
四、国内学者对外销艺术品的研究
五、其他展览编目、辑集和论文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资料来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资料来源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图像学研究法
二、鲍德里亚商品符号理论研究方法
第六节 重要词语概念界定
一、“中国贸易”与“广州贸易”
二、“广州体制”与“广州口岸”
三、“中国外销艺术品”与“中国外销画”
四、“广州十三行”
第二章 东西方图像审美概念的形成与互观
第一节 西方的探索与东方的回应
第二节 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图像
一、早期西方游记的幻想
二、“耶稣会适应政策”下传教士的中国图像
三、“中国风”的艺术趣味
四、18、19世纪西方艺术家来华的写生图像
第三节 中国对西方图像的观照
第四节 进入中国的门户:广州口岸
一、西方世界中的广州口岸形象
二、广州口岸的外港:澳门的形象
三、广州口岸的外销艺术品
第三章 审美习惯与广州口岸的景观图像
第一节 外销艺术品中广州口岸的沿岸图景
一、外销艺术品中澳门港口的图像观照
二、外销艺术品中对虎门关卡的图像观照
三、外销艺术品中对黄埔锚地的图像观照
四、外销艺术品中对广州码头的图像观照
第二节 “全景图式”与对广州贸易航线的叙事性观照
第三节 外销艺术品中广州口岸的船舶图像
一、繁忙贸易下对船舶图像的关注
二、作为静物出现的船舶图式
第四节 外销艺术品中对广州口岸城市贸易生活的观照
一、外销艺术品图像中出现的行政机构
二、外销艺术品图像中对十三行商馆区的内部观照
三、外销艺术品图像中商馆建筑的变化(1748—1856)
四、外销艺术品中十三行商铺图像的表现
第四章 审美习惯与人物形象的趣味变化
第一节 外销艺术品中早期人物塑像的兴起
一、“厦门真呱”与外销塑像中贸易人物的呈现
二、谭其奎的英国之行与外销泥塑风格的海外传播
第二节 18世纪晚期中国外销画中的人物图像
一、外销玻璃画中的人物形象
二、史贝霖的艺术实践与肖像画风格的发展
第三节 外销画册页中对市井人物形象的观照
一、市井百业图的描绘与“蒲呱图式”
二、“蒲呱图式”人物图像的绘制对比
第四节 19世纪外销人物画的新风格
一、“西学为用”:啉呱肖像画中的商人图像
二、人物画的功能新需求:行商的名片
三、啉呱的医学肖像画与创作语境的西化
第五章 传统的挪用:生产活动图像和传统图式的匹配
第一节 外销艺术品中生产活动图像的产生
第二节 外销艺术品中织物生产主题的图式调适
一、外销艺术品中对丝绸生产的观照
二、外销艺术品中对棉布生产的观照
第三节 外销艺术品中作物生产主题的图式调适
一、饮茶风尚的兴起与中国的茶文化
二、外销画中茶叶生产图像的呈现
三、外销艺术品中对水稻生产图像的调适
第四节 外销艺术品中生产活动的空间:虚构熟悉的宅院
第六章 消费文化中的理想时间与空间:生活世界的塑造
第一节 外销艺术品中对宗教生活的呈现
一、外销画中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下的神话人物
二、外销画中对宗教场所与相关习俗的观照
三、外销画中对民俗仪式的观照
第二节 外销画《中国人的一生》中塑造的理想时间图景
第三节 外销艺术品中理想生活空间的图景
一、外销画中的男性空间和“阳刚特质”的展现
二、外销画中的女性空间和“室内风情”的展现
三、外销画中的家庭空间和“妻妾”的展现
第七章 消费文化中的性别符号:“女性”角色的个相与共相
第一节 外销画中的性别表征
第二节 共相的观照:从美人图到“职业”女性的多维审视
一、外销艺术品中的“美人”共相与装饰趣味
二、外销百业图中的“职业”女性的共相
三、外销画中对女性“小脚”特征的观照
第三节 个相的引入:钱纳利对疍家女的观照
一、在广州口岸生活的“疍家人”
二、个相的形成:钱纳利与疍家女图像
三、个相融入共相:疍家女图像的“东方”视觉调适
第四节 外销画的新主题:鸦片贸易下的中国女性
一、鸦片贸易与外销画新主题的兴起
二、鸦片主题与女性形象的交织
三、鸦片劝诫图像中的“暴力”女性
四、鸦片主题在媒介中的演变与西方道德观的投射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审美习惯下的图像制作
第二节 城市观感和视觉消费符号
第三节 中西方视觉消费角度的互换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