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意蕴
一、从教育强国到产教融合
(一)建设教育强国关键是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二)高校肩负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
(三)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四)产教融合是高校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式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教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乡村振兴和产教融合政策梳理
(二)厘清乡村振兴目标,锚定产教融合方向
(三)深耕乡村发展实际,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三、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
(一)产教融合的合作类型和特点
(二)多元主体的产教融合瓶颈分析
(三)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困境
(四)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路径
四、产教融合的创新形式
(一)市域产教联合体
(二)产教融合共同体
(三)现代产业学院
(四)乡村振兴产业学院
第二章 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学理逻辑
一、农业强国与乡村振兴
(一)基础保障与深远规划
(二)重要意义与全面部署
二、农业产业现代化
(一)乡村产业现代化的表现
(二)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三、农村人才匹配缺口与乡村人才振兴
(一)人才匮乏的困境
(二)农业农村人才振兴途径
四、涉农院校及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涉农院校发展困境
(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三)涉农学科专业群构建
第三章 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方略
一、理念:农业科技服务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
(一)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
(二)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强国建设
二、方向:农村产业与品牌化发展
(一)产业集聚融合发展
(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生态农业体系构建
三、人才:培养高素质农民
(一)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痛点与难点
(二)培养高素质农民
四、核心:价值共创视角下乡村企业参与产教融合
(一)价值共创的体现
(二)价值共同体的建立
五、模式:创新产教融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融合
(二)构建涉农类专业产教融合标准体系
(三)新农科建设和改革
六、激励: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一)政府扶持涉农企业发展
(二)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三)创新成果的有效落地
(四)激发企业创新潜能与创新活力
第四章 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四链融合”
一、产业链视域下“四链融合”
(一)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助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二)浙江农林大学:“校企结缘 仙草下凡”推进涉农产教融合发展
(三)广西涉农职业院校:“智慧农业+电子商务”复合专业对接教育链与产业链
二、创新链视域下“四链融合”
(一)浙江云和县:打造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云和雪梨全产业链数字农业
(二)华东理工大学:打造优质“双创”示范课
(三)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力量
三、人才链视域下“四链融合”
(一)赋能乡村振兴的“才聚龙岩”行动计划
(二)打造培育高素质农民的“溧阳模式”
(三)破解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人才困境
四、教育链视域下“四链融合”
(一)丽水学院:新农科人才培养赋能乡村振兴
(二)广东清远:职教精准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三)浙江安吉:白茶产业学院的“政校企村”四方协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