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茶座》的创刊目标是“普及国学知识,发表国学新见,培育国学新人”。基于这样的目标,该杂志的读者以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主,同时,从事国学相关工作如编辑、图书馆、企业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孔子学院)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一般国学爱好者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该杂志既注重知识的介绍,又注重探幽抉微,阐发新见。典籍之流传,学问之演变,人物传记,史事本末,诗文品藻,文字训释,均所提倡。总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所宗尚。
治学三得
马来平
多年的治学经历,心得颇多,其中至为深切的有以下三点:
一、做带记号的学问
做学问第一要务是形成正确、稳定而明确的研究方向,然后形成专属自己的研究领域,即进入科研前沿的无人区。许多人讲治学要有自己的“根据地”“山头”或“营盘”,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一个意思:做学问要做带记号的学问。即在某个研究方向或领域内“ 占山为王”,你的贡献无可替代。一说到某个领域就必定会说到你,一说你,则人人都知道你是该领域里的专家, 一个人的名字和一个研究领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正确”主要指有发展前景的方向,一般指代表学科发展且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方向。其中,代表学科发展的方向是根本。学科发展的方向一般蕴含在本学科的经典著作中,以及本学科主导理论的解释力和预见力的状况中。如果某个研究方向连经典著作或主导理论都难觅,说明该研究方向不成熟或前途未卜。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方向,青年人不宜选。
为什么科学研究一定要形成相对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
1.创造需要。科学研究的宗旨是创造,是发展新知识。它最需要的不是万金油,而是能够提出和解决专门、深奥问题的专家。就是说,它要求人们的知识要专、深、精。当然,科学研究并不排斥知识上的“博”,而且欲真正达到“专”,必须以一定的“博”为基础。这是因为,许多学术问题一旦深入下去,就有可能触及四面八方相关的知识。只是必须明确地认识到: “博”服务于“专”;“博”是手段,“专”才是目的。所以,作研究不能东游西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必须要有相对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
2.精力有限。一个人不可能在许多方向上同时走得很远。不排除有的人创造力极强,精力旺盛、聪明过人,可以在几个方向上都能做得十分漂亮。但这样的人毕竟凤毛麟角。而且退一步讲,这样的人如果专注一个方向,锲而不舍,一定会在学术上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譬如掘井,同掘数口皆不及泉,不若专掘一井,务求及泉。总之,不论是谁,摊子铺得大了,必定会影响其在学术上的高度。
……
卷首语 杜泽逊 西方古典学和中国古典学 003
[经]
王新春 易学浅说(三十八) 007
向 辉 恒之读诗记(二十一) 015
[史]
杜勇涛 韩琦的还乡路:哀号与荣归(上) 029
李嘉彤 清代历城朱氏文化世家研究(下) 045
王诗雨 黄彰健:以沉潜的“考索之功”成就高明的“独断之学” 060
—史语所才俊谱(三十)
王济康 我的父亲 068
乐 怡 孙毓修稿本《江南阅书记》版本目录学价值考述 093
王占彬 “潜龙勿用”思想的历史诠释和现实价值 123
—以程朱为例
[子]
马来平 治学三得 132
陈 坚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141
—禅语的活力(二十七)
[集]
赵俊凤 诡奇浩瀚 真情深蕴 147
—论杨维桢的海洋诗
魏 笑 明末清初两种才女观研究 157
名家介绍
胡永杰 李浩教授学术传略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