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男,1967年6月生人,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建龙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现任中国金属学会连续铸钢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喷射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喷嘴分技术委员会委员,钢铁制造执行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喷雾射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双创人才联合会常务理事、智能制造专委会副秘书长,《连铸》、《中国冶金》编委、Front. Mater.特邀编委;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科评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估,人社部人才项目,北京市、山东省、江苏省、重庆市、河北省科技项目与奖励评审专家;中文核心期刊、冶金学科重点期刊遴选专家,冶金科技奖评审专家。曾任北京科技大学科学研究与发展部副部长(2006.7-2013.6)、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3.7-2019.6)、冶金学院党委副书记(1995.4-2000.10);主要从事冶金流程工程与智能化、连续铸钢和冶金过程模拟与优化等领域研究。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与企业课题30余项,主讲“钢铁冶金概论”“软件工程”“冶金过程常用算法设计与分析”“钢铁冶金学II”“特殊钢冶金过程工程(双语)”“冶金流程工程学及智能制造”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冶铸轧系统工程”等课程,培养博士、硕士80余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2项,冶金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创新成果奖1项,第四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第十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奖等奖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10余件,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余件,发表论文200余篇,SCI、EI检索90余篇,出版专著3部(章)。
王彬,科研团队成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