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绿色建造的概念
绿色建造指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质的建造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程建造活动。
绿色建造融人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的建造全过程,充分体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总体特征。输变电工程绿色建造应秉承“绿色低碳型、节能环保型、精益化管理、标准化设计、智能化建造”的建设理念。首先,开展输变电工程建设顶层设计,全面体现绿色要求,加强绿色建造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因地制宜对建造全过程、全要素进行统筹,科学确定输变电工程绿色建造目标及实施路径。然后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移交”,有效降低建造全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碳排放,整体提升输变电工程绿色建造水平。建造过程中,践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督导落实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鼓励采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等方式,推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运行各方深度协同,实施各方前置参与,强化专业分工协作,努力实现输变电工程绿色环保、功能可靠、建设安全、技术经济、运维便捷的和谐统一。最终,建成“安全优质、绿色低碳、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和谐”的输变电工程绿色建造成品。
1.2 绿色建造发展背景
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王蒙徽部长主持编写了“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系列教材中的《绿色建造与转型发展》教材,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造的概念、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绿色建造试点工作的函》,在湖南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常州市3个地区开展绿色建造试点,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建造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以及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行绿色建造创造经验。
2021年3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明确了绿色建造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技术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绿色建造工作、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文件。
与以往发布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相比,绿色建造比绿色建筑更注重建筑全寿命期的绿色化,主要的关注重点包括:
(1)工业化:采用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一体化装修的方式,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整体提升建造方式工业化水平。
(2)信息化:结合实际需求,有效采用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整体提升建造手段信息化水平。
(3)管理集约化:采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组织管理方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协同,整体提升建造管理集约化水平。
(4)建造过程产业化:加强设计、生产、施工、运营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沟通合作,强化专业分工和社会协作,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绿色建造产业链,整体提升建造过程产业化水平。
《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发布后,各地方住建部门积极响应。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12部门印发《北京市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围绕绿色北京建设,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绿色建造。加快推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相关核心技术的迭代更新,并提出多项绿色建造技术推进方案。山东省住建厅2022年5月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开展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推动钢结构住宅建设,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2022年12月,山东省住建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批省级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以试点项目推进绿色建造发展。2022年6月,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推进绿色建造。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方式,积极创建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实施建筑垃圾减量化,到2025年,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300t(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严格施工现场扬尘和噪声管控,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采信应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