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活启蒙 青年作家刘汀重磅长篇小说
0.00     定价 ¥ 6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0223772
  • 作      者:
    刘汀
  • 出 版 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全书以独特的三条线索叙事,女主角丛牧之的北京生活,婚姻的平淡与破裂,“现在时”的迷茫与探寻,让我们看到现代都市人在生活中的挣扎。她父母年轻时的北方小镇故事,父亲的逃离,母亲的坚守,“过去时”的遗憾与无奈,展现了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而丛牧之的寻父之旅,通过父亲的日记逐渐揭开真相,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复杂与深沉。    十个章节,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从“青铜”的古朴到“明月照我”的澄澈,将生活的酸甜苦辣一一呈现。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深刻的洞察,引发我们对生活、亲情、爱情的思考,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当代长篇佳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汀,1981生于内蒙古赤峰市,青年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编辑,现居北京。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青春简史》,散文集《别人的生活》《老家》。文学作品多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钟山》《山花》《青年文学》《诗刊》等杂志。曾获新小说家大赛新锐奖、第39届香港文学奖小说组亚军、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提名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生活启蒙》主要围绕女主角丛牧之展开。全书共有三条叙述线索,其一是女主角丛牧之的北京生活,她做着一份纪录片导演的工作,与丈夫余作真在多年婚姻后选择和平分手,这是她的“现在时”;其二是丛牧之的父母年轻时的北方小镇生活,父亲丛长海和母亲肖月一度相爱,但在丛牧之即将出生之时,身为小镇文艺青年的丛长海,因为畏惧被家庭束缚,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远走他乡,也使得丛牧之从小在一种没有父亲的状态下,由母亲肖月独自抚养长大,这是她的“过去时”;其三是丛牧之多年之后接到一份父亲丛长海的死亡通知书,因此开始了一次回乡之旅和一次精神上的寻父之旅,根据丛长海三十年间的日记,父亲的后半生渐渐清晰地浮现于女儿心间。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青铜
1
一页薄薄的证明书让丛牧之知道,死了三十多年的人还能再死一次,而活着的人,也可以因此重活一次。
接到显示为内蒙古移动的电话时,已是晚上10点,丛牧之正戴着耳机,在工作室的电脑前看三星堆最新的考古发掘视频,那是2021年的一件文化大事。白天的直播没赶上,她一直在整理手头这部纪录片的素材,熬到现在,也没有想出满意的解决方案,索性暂停,点开视频看回放:《直击三星堆》。随着镜头的推移,观众以考古工作者的视角一点点进入坑位,神秘的三星堆文明的面纱又被掀开一角。
“这些骗子晚上也不休息吗!”她皱着眉,果断摁断来电,心里仍在感叹现在的摄影仪器真是先进,微距镜头和显微镜头的运用,让那些重见天日的文物纤毫毕见。那个电话又拨过来,丛牧之看了一眼,把手机抛在一边,“也许不是骗子,是推销课外班的,只有他们才会这么执着”。她想。恍惚中,她感到世界微微晃动了一下,也可能是她自己的短暂眩晕。有一只鸟从天空中俯冲下来,巨大的双翅遮天蔽日,钻入她的身体之中,后来又幻化成一个孩童的模样,脚底生出火焰,如同一枚火箭从她眼前直冲云霄。这种眩晕带来的幻觉已经有段时间没出现了,但是三十多年来,它始终没有完全消失过。
她定定神,注意力回到电脑屏幕上,挖掘仍在继续,似乎那些古老的器物在沉睡几千年之后,已经失去了继续藏身地下的耐心,想要和同一片土地上的子孙后代来一场全方位的对话,同时又担心人们的承受能力,只是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显露自己的面目。嗯,这倒是挺像家长要跟孩子坦承自己过去的样子。
丛牧之所以关注这个话题,是因为她几年前拍过一部纪录片《神树》,主角便是当时三星堆已出土的文物,尤其是那尊青铜铸造的体形最大的“神树”,更是整部片子的核心意象。她的野心很大,《神树》只是开端,接下来还有《玉龙》《鱼盆》等多个选题,她试图以此对中国大地上的文明史进行一次角度特殊的梳理。“我们现在经历的一切,或许,都起源于祖先对一粒种子、一块石头的凝视,当经过沧海桑田,人们再一次回望过去,会蓦然发现,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历史,更没有什么既定的未来。”这是《神树》的第一句解说词,也是丛牧之试图沟通过去和现在的努力。然而,那部片子播出后反响平平,后续几集被无限期搁置,最终变成了往事一桩。但对丛牧之来说,《神树》始终是她最珍视的作品之一。
视频画面中的白色防护服时常让她走神——2020年春天之后,几乎所有事物都被白色笼罩了,她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第一感觉是,那些“大白”是去给三星堆人做核酸检测的。甚至偶尔会脑洞大开:万一从古老物件中测出新冠病毒,是不是就离找出这次疫情的起源不远了?
她调低电脑声音,捡回手机,到网上找出《神树》,画面已显露出时光的痕迹——她一直在疑惑,为何那些用电子格式保存的文件,过几年之后再看,仍然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已然发旧?连片子中的青铜器也似乎比电视直播中的青铜器更显古老——片子内容无比熟悉,她无须去看,只是用全部身心去细听解说词。词是她写的,配音的是业界大腕左中右,人称老左,浑厚的男中音一出来,沧桑感、历史感便立刻充斥于每个听众的耳膜之内,让屏幕上那尊拙朴的青铜器物,瞬间接通千年时空,如春天的草木,焕发出一种新生的光彩:三星堆神树通体由青铜铸造,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集大成者。这棵树,是中国宇宙树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伟大的实物标本,它根植大地,却上通苍穹,我们的祖先借助它的枝叶,和头顶的浩瀚宇宙,实现了神秘的交流。每一次听到这个声音,不管她的情绪多么糟糕、波动,都能立刻平静下来,因此,她的片子几乎都是老左配的音。可惜,老左前年因突发心肌梗死去世了,他给她配音的最后一部片子,是《瓷之梦》。这之后,她感觉自己新拍的片子失去了魂,那些解说词和画面变得干瘪无味,仿佛是汇报用的PPT。当然了,工作室的春景和雅男并不这么认为,他俩始终不理解丛牧之对老左声音的迷恋和执着,就算是丛牧之自己,也是在老左故去之后,才渐渐体会出这其中的隐秘。
2016年春,丛牧之从央视纪录片频道辞职,跟两个伙伴组成了“新文”纪录片工作室,开始自主拍片。说是自主,其实仍然隶属央视纪录国际传媒公司。这源于那些年央视纪录片频道的改革,形式有点儿像分家单过,但根儿上还是属于同一个血脉。一棵参天大树长到一定程度,就得靠地下盘根错节、天上分枝散叶来养活自己,要不哪儿来的营养和眼界呢?他们就是这其中的一小片叶子,多了点儿自由,也多了些风险——能不能活下去、活好,全靠自己的活儿干得怎么样。说起来,刚成立工作室那会儿,她和春景、雅男相当理想主义,绷着劲儿要做中国的海蒂·霍尼曼之类的。他们甚至规划了好几条主题线,打算每个人跟一条,三年后至少有十部响当当的片子。现实是,还不到三个月,他们凑的那点儿启动资金就花光了,连从传媒大学招的实习生的补助都发不出来。《神树》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青铜
第二章 雪拥蓝关
第三章 瓷器
第四章 海上来信
第五章 竹简
第六章 暮雨晨风
第七章 故纸
第八章 时间扭曲
第九章 芯片
第十章 明月照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