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现代小说叙事抒情化”释义
二、选题理由、研究现状及反思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抒情: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深意的重要表征
第一节 抒情在现代小说叙事中的伦理承担
第二节 抒情在1937—1949年小说中的整体表现
第二章 平民形象塑造中叙事抒情化的可能与限度
第一节 战时平民形象塑造: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诗意在全面抗战的淬炼中升华:老舍《四世同堂》新解
第三节 将“平民”入“史”化“诗”:以巴金抗战小说为中心
第三章 地方书写中叙事抒情化的可能与限度
第一节 情感内嵌:地方叙事之必然
第二节 “动—静”关系的双层构建与艰难平衡:沈从文的湘西书写
第三节 纪事、入理与绘景间的持续平衡:孙犁的冀中书写
第四章 古典传统再造中叙事抒情化的可能与限度
第一节 古典文化与历史:抗战文学的重要资源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正向书写:鹿桥《未央歌》论
第三节 以情调统驭现实与历史:《未央歌》续论
第四节 在历史原初回归中汲取力量:冯至《伍子胥》再论
第五章 抒发寂寞:叙事抒情化实践的重要向度
第一节 寂寞:抗战大后方普遍的情绪体验
第二节 流亡中的寂寞回旋:萧红《呼兰河传》再论
第三节 乡居时的寂寞弥散: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重释
第六章 时代的“注脚与补充”:叙事抒情化的另类实践
第一节 “注脚与补充”释义
第二节 以抒情连缀人生经历:卞之琳《山山水水》
第三节 现代化想象下的伤感表达:萧红《山下》
余 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