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酸盐岩储集岩物性
1.1 前人研究简要综述
1.2 主要术语
2 沉积盆地内碳酸盐岩的主要沉积环境
2.1 碳酸盐岩建隆类型
2.2 开阔海陆架边缘
2.3 石灰岩与白云岩的成因类型
2.4 沉积后作用过程对空隙空间形成的影响
3 不同组分与不同成因碳酸盐岩中空隙空间的形成条件
3.1 碳酸盐岩溶解度及特定因素对方解石与白云石溶解度关系的影响
3.2 不同成因碳酸盐岩中孔隙空间的形成
3.3 破裂岩石中裂缝容量空间的形成与流体渗入
4 储集岩研究技术
4.1 主要评价参数及实验室测定技术
4.2 Bagrintseva方法:利用发光液体分析碳酸盐岩毛细管孔隙饱和度评价裂缝和孔洞的新技术方法
4.3 裂缝张开度测定
4.4 Bagrintseva-Preobrazhenskaya方法:润湿接触角评价岩石疏水性
4.5 Shershukov方法:压汞法计算理论渗透率
5 滨里海地质省碳酸盐岩油气藏
5.1 滨里海地质省地质概述和主要油气成藏带
5.2 Karachaganak凝析油气田
5.3 Zhanazhol凝析油气田
5.4 Tengiz油田
5.5 Korolevskoye油田
5.6 Astrakhan凝析气田
6 Timan-Pechora省天然油气藏
6.1 产层沉积岩石特征
6.2 孔洞—裂缝型灰岩
6.3 储集岩类型
6.4 碳酸盐岩孔隙空间结构特征
7 Riphaean碳酸盐岩储集岩的类型和性质
7.1 Riphaean产层序列的岩性
7.2 Riphaean碳酸盐岩的空隙空间形态
7.3 Riphaean孔洞
7.4 孔隙空间结构
7.5 Riphaean碳酸盐岩的破裂
7.6 Riphaean碳酸盐岩储层的渗滤—容量特性
8 储集岩评价及预测理论基础
8.1 不同成因碳酸盐岩矿床的孔隙空间结构
8.2 碳酸盐岩储层残余流体饱和度
8.3 Bagrintseva碳酸盐岩储集岩成因分类评价
8.4 不同类型储集岩分布模式
9 高储藏容量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保存的主要决定因素
9.1 高储藏容量储集岩的形成条件
9.2 破裂作用在复杂型储集岩发育中的作用评价
9.3 主要储集岩评价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9.4 储集岩预测与评估准则
附录 碳酸盐岩(饱和发光液体)空隙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