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古时期的历史文献与知识传播(精)/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0.00     定价 ¥ 7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5273636
  • 作      者:
    作者:于溯|责编:束悦|总主编:程章灿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作者采用文本模块化的方式,对中古时期不同形式的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呈现中古时期文献的独特性和其在中国文献文化史的意义。主要内容:中古文献史的特质;史部在中古时期的形成;中古时期文献生产和传播;中古历史文献丛考等。本书的研究取径,是用文献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古史学史,更多地关注到一些“内容之外”的信息,比如书写形态,版式,装帧、卷帙、编辑过程等等,将这些“内容之外”的信息与文献“内容”联系起来研究,从而释示此时期文献存在形态和内容互为联结形成的文化价值。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古文献史的新特质
第一节 中国古典文献中的模块化书写
一、文本模块与模块式书写
二、游走的模块与固定的模块
三、模块之网
四、开发者和供应方
五、模块化:一种阅读与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节 行走的书簏:中古时期的文献记忆与文献传播
一、文献记忆:文献还是记忆?
二、记忆本及其特性
三、记忆本的内容偏好
四、写本的新变与记忆本的衰落
五、结语
第三章 中古时期历史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第一节 历史知识与士人生活
一、因史之名
二、言语与雅谑
三、隶事游戏与类书
第二节 另一种历史书写:颜延之《五君咏》与中古时期的咏史诗
一、传体咏史诗的开创
二、“史家”的主体意识
三、遣词谋篇
第三节 隐逸传的书写与隐士的形成:以《五柳先生传》为例
一、体制
二、传主信息——“不知何许人也”
三、传主信息——“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四、事迹
五、结论:互文的历史
六、余论:类化的人
第四节 高僧传与高僧的形成:以《隆阐法师碑》为例
一、立碑时间:冢墓碑性质的偏移
二、写作策略:从血统到法统
三、《隆阐法师碑》本身的一些疑点
第四章 中古历史文献丛考
第一节 范晔《后汉志》篇目考
一、《后汉志》辨疑
二、《后汉志》篇目考
三、“蜡以覆车”的文献学解读
第二节 陈寅恪“合本子注”说发微
一、会译与合本
二、合本的制作
三、制作合本的目的
四、从合本到合本子注
五、结论:再论合本子注
第三节 碑乎史乎:唐《孔紓墓志》考
二、孔纾的守选及其起家官
三、“从相府得朱绂殿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