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河套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量与发展模式
0.00     定价 ¥ 1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18256
  • 作      者:
    作者:朱焱//杨金忠//梅锐锋//贾飚//马鑫|责编:何念//张湾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区内农业用水主要来自黄河引水,近年来年均引黄水量约为46亿m3,超过国务院40亿m3分水方案红线,且灌区面临3.6亿m3的引黄水量指标转移,水资源利用形势严峻,要维持灌区可持续发展,保证其粮食与生态安全,必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河套灌区最少需要多少引黄水量以维持目前的灌溉面积?②满足不同限制引水条件的灌区适宜发展模式是什么?作者及其研究团队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多年研究,搜集了大量数据,计算提出了灌区适宜的引水量及发展模式,为灌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书部分插图附彩图二维码,扫码可见。 本书可供水利、农业、国土资源及相关行业工作者参考阅读,包括但不限于科研机构研究人员、政府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河套灌区灌溉定额确定方法
2.1 河套灌区作物灌溉制度的成果汇总
2.1.1 生育期灌溉制度成果汇总
2.1.2 秋浇灌溉定额和春灌灌溉定额成果汇总
2.2 河套灌区生育期灌溉制度成果分析
2.2.1 河套灌区主要作物现状净灌溉定额
2.2.2 主要作物灌溉定额时空分布特征
2.3 不同作物的生育期灌溉定额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套灌区典型区灌溉定额分析
3.1 皂火分干渠典型研究区灌溉定额分析
3.2 永刚分干渠典型研究区灌溉定额分析
3.3 建设二分干渠典型研究区灌溉定额分析
3.4 永联典型测试区灌溉定额分析
3.4.1 永联典型测试区介绍
3.4.2 永联典型测试区生育期灌溉定额分析
3.4.3 永联典型测试区秋浇灌溉定额分析
3.4.4 其他测试区灌溉定额测试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套灌区基础数据分析
4.1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水量数据分析
4.2 灌溉面积数据分析
4.3 种植结构数据分析
4.4 灌溉水利用效率成果分析
4.4.1 河套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成果分析
4.4.2 河套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成果汇总
4.4.3 年度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水量平衡分析的河套灌区灌溉定额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灌溉定额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划分
5.1.2 综合灌溉定额研究方法
5.1.3 秋浇和春灌灌溉定额研究方法
5.1.4 不同作物净灌溉定额的确定方法
5.1.5 计算方法修正与合理性分析
5.2 河套灌区秋浇和春灌灌溉定额分析
5.2.1 秋浇灌溉定额分析
5.2.2 春灌灌溉定额分析
5.3 河套灌区综合灌溉定额分析
5.3.1 全年综合灌溉定额
5.3.2 春灌及生育期综合灌溉定额
5.3.3 生育期综合灌溉定额
5.4 河套灌区典型作物灌溉定额分析及验证
5.5 河套灌区主要作物灌溉定额分析
5.6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其对灌溉定额的影响
5.6.1 地下水埋深、引水量和降雨量的年际变化
5.6.2 地下水埋深与引水量及降雨量的关系
5.6.3 限制引水条件下地下水埋深及潜水蒸发量分析
5.6.4 河套灌区潜水蒸发量分析
5.6.5 未来引水条件下地下水埋深及潜水蒸发量计算
5.6.6 考虑未来引水条件下灌溉定额的变化
5.7 作物净灌溉定额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7.1 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典型年确定
5.7.2 作物灌溉定额比对主要作物净灌溉定额的影响
5.7.3 种植结构对典型作物净灌溉定额的影响
5.7.4 灌溉面积对典型作物净灌溉定额的影响
5.7.5 灌溉水利用系数对典型作物净灌溉定额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河套灌区农业灌溉地下水可开采量
6.1 基于可开采系数法的河套灌区地下水可开采量
6.1.1 研究方法
6.1.2 地下水总补给量计算
6.1.3 可开采系数确定
6.1.4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6.1.5 小结
6.2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6.2.1 研究工具
6.2.2 研究方法
6.2.3 基础资料
6.2.4 地下水数值模型构建
6.2.5 模型率定验证
6.2.6 井渠结合实施后灌区地下水位的预测分析
6.2.7 矿化度2g/L下方案选择
6.2.8 矿化度3g/L下方案选择
6.2.9 开采方案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套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7.1 河套灌区可供水量
7.1.1 河套灌区引水量
7.1.2 河套灌区分洪分凌水量
7.1.3 河套灌区淖尔水量
7.1.4 河套灌区水库水量
7.1.5 河套灌区退水量
7.1.6 河套灌区再生水量
7.1.7 河套灌区地下水可开采量
7.1.8 可供水量供水状况分析
7.2 河套灌区用水现状分析
7.2.1 河套灌区生活用水
7.2.2 河套灌区第一产业用水
7.2.3 河套灌区第二产业用水
7.2.4 河套灌区第三产业用水
7.2.5 河套灌区生态用水
7.2.6 河套灌区用水总量
7.3 河套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分析
7.3.1 河套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7.3.2 河套灌区生产用水量预测
7.3.3 河套灌区生活与生态用水量预测
7.3.4 河套灌区用水量预测及未来供需平衡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河套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量与发展模式研究
8.1 河套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量与发展模式预测内容
8.2 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的灌区引水量预测方法
8.2.1 基于年灌溉定额的灌区和灌域尺度引水量计算
8.2.2 基于年内两灌期的灌区和灌域尺度引水量计算
8.2.3 基于年内三灌期的灌区和灌域尺度引水量计算
8.2.4 考虑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灌区最小引水量计算
8.3 规划年关键数据预测分析
8.3.1 规划年灌溉定额的预测分析
8.3.2 规划年作物种植结构的预测分析
8.3.3 规划年灌溉水利用效率分析
8.3.4 规划年灌溉面积的预测分析
8.3.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