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研究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301356
  • 作      者:
    作者:潘杰婧|责编:张莉琼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将正互文操作的比例转换成百分制,得出CSR报告翻译在各参数上的再语境化得分。结果显示,中国企业CSR报告互文英译的总体质量虽然达标,但仍有提升空间。进一步分析表明,中英语言自身差异(如意合/形合、重复/变化与软性/硬性的倾向)、写作惯例(如抒情/说理与经典引用/权威引用的倾向)、较大/较小的权力距离、高语境/低语境、集体主义/个人主义、长期导向/短期导向与文化意象缺失或内涵不对等的社会、历史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负互文操作的产生。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书借鉴改适转换的四种形式,并添加了“要素转化”策略,提出了CSR报告翻译的五种再语境化策略,分别为要素重组、要素替换、要素添加、要素删除和要素转化。其中,要素替换包含单位转换、意象替代、句法投射、视角转移四个子策略;要素添加包含直译充实、成分显化两个子策略;要素删除包含结构省略、去文化化、冗余移除三个子策略;要素转化则包含去形取义、语法协调、内涵缩减、具体化、抽象化五个子策略。
展开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方向
1.2 研究理据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相关概念定义
1.5 研究目标
1.6 本书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CSR报告相关研究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2.1.2 CSR报告研究:商务路径与语言路径
2.2 翻译质量评估相关研究
2.2.1 翻译质量评估的定义与研究范围
2.2.2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2.2.3 翻译质量评估的实证研究
2.3 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
2.3.1 互文性的定义
2.3.2 互文翻译的一般研究
2.3.3 商务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
2.4 以往研究的局限性
2.4.1 CSR报告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2.4.2 翻译质量评估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2.4.3 翻译中互文性研究的局限性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理论考量
3.1.1 单语和翻译语境中的互文性
3.1.2 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操作机制
3.1.3 再语境化理论
3.2 本书的理论框架
3.2.1 CSR报告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参数系统
3.2.2 分析框架
3.3 小结
第4章 数据和方法
4.1 研究问题
4.2 数据
4.2.1 数据收集
4.2.2 建库
4.2.3 语料标注
4.2.4 参照语料库
4.3 研究方法
4.3.1 语料库与内省方法
4.3.2 研究工具
4.4 分析步骤
4.4.1 识别阶段
4.4.2 评价阶段
4.4.3 修正阶段
4.5 小结
第5章 CSR报告源文本中的互文性分布
5.1 CSR报告源文本中的自互文性分布
5.1.1 语法衔接
5.1.2 词汇衔接
5.1.3 结构衔接
5.2 CSR报告源文本中的语篇互文性分布
5.2.1 引用
5.2.2 惯用语
5.2.3 典故
5.2.4 戏拟
5.2.5 结构
5.2.6 体裁
5.2.7 主题
5.2.8 功能
5.3 CSR报告源文本中的文化互文性分布
5.4 小结
第6章 CSR报告中互文性的翻译质量评估
6.1 CSR报告自互文性的翻译质量评估
6.1.1 语法衔接
6.1.2 词汇衔接
6.1.3 结构衔接
6.2 CSR报告语篇互文性的翻译质量评估
6.2.1 引用
6.2.2 惯用语
6.2.3 典故
6.2.4 戏拟
6.2.5 结构
6.2.6 体裁
6.2.7 主题
6.2.8 功能
6.3 CSR报告文化互文性的翻译质量评估
6.4 总体质量陈述
6.5 小结
第7章 应对负互文操作的再语境化策略
7.1 负互文操作的成因分析
7.1.1 固有语言差异
7.1.2 写作惯例
7.1.3 社会、历史、自然因素
7.2 应对负互文操作的再语境化策略
7.2.1 要素重组
7.2.2 要素替换
7.2.3 要素添加
7.2.4 要素删除
7.2.5 要素转化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