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构昨日之我--归来作家小说自传性研究(1977-1984)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47330
  • 作      者:
    作者:赵天成|责编:梁世超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归来作家”指新中国成立后登上文坛,在“新时期”重新恢复写作权利的一批作家。他们复出之后的小说,较为集中地以个人与社会的历史记忆作为题材。亲历者的身份,使得他们自觉地从个人经历中寻找素材,以“今日之我”重叙“昨日之我”的故事。本书以王蒙、张贤亮、从维熙、高晓声、张弦、鲁彦周等作家为讨论对象,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考察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小说文本的互动关系,并以其间的同中之异,呈现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展开
目录
绪论 如何理解“归来作家”小说中的“自传性”
第一节 “归来者”的共同道路
第二节 “新时期”与自传空间的生成
第三节 “小说的供词”:结构、方法、对象的说明
第一章 王蒙:“少年布尔什维克”的归来
第一节 多事半生的四个节点
第二节 少共·在伊犁:“北京”与“新疆”的双重变奏
第三节 “意识流”的底色:《布礼》《夜的眼》中“我”的故事
第二章 张贤亮:被革命者的启示录
第一节 “改造”的历程
第二节 “我”的退化:自传主人公发展史
第三节 通往红毯之路
——重读《唯物论者的启示录》
第三章 从维熙:大墙内外的叙述
第一节 二十年风雪驿路
第二节 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主角之外的“我”
第三节 “真实”的歧义
——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及其讨论
第四章 高晓声:“陈家村”里的小说家
第一节 “陈家村”的“城里人”
第二节 在“陈奂生”身后:高晓声的隐身术
第三节 陈奂生与“我”
——从自叙传角度看“陈奂生系列”
第五章 张弦、鲁彦周:身份认同与历史记忆
第一节 遗忘,或赦免的权利
——重读张弦《记忆》
第二节 “叔叔”们的故事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本事考论
第三节 “归来者”的态度形式
结语 “昨我”“今我”的交锋与和解
附录 张贤亮的“复出”——冯剑华访谈录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