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贾平凹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发展
苏童——重构“南方”的意义
阿来的意义
麦家论
班宇论
弋舟论
第二辑
短篇小说的“异禀”和“气理”
形式感、结构,或短篇小说的逆光
短篇小说的浩瀚与写作宿命
短篇小说的危机与生机
短篇小说的“隐秘花园”——读王啸峰的短篇小说
小说的“倒立”,或荒诞美学——莫言的几个短篇小说
文学叙事的轻与重,清与净——李云雷小说阅读札记
光影里的声音是怎样流淌出来的——读葛亮的短篇小说
如何穿越短篇小说的“窄门”——蒋一谈短篇小说论
存在的悖谬和小说的宿命——朱辉短篇小说论
丹麦奶糖和画像的迷局——刘建东的两个短篇小说
世界上唯有小说家无法“空缺”——格非小说《迷舟》及其先锋性“考古”
第三辑
素朴的诗,或感伤的歌——王尧《民谣》论
迟子建的“文学东北”——重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伪满洲国》和《白雪乌鸦》
“家山”之重,重于泰山——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读札
话语生活中的真相——李洱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
班宇东北叙事的“荒寒美学”
“虚构的热情”——苏童小说的写作发生学
细部修辞的力量——当代小说叙事研究
辩证看待地方性写作风潮的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