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序
序言
前言
方法论篇 交通行为实验的理论与方法
第1章 出行行为实验研究现状.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路径选择的行为实验
1.2.2 出行方式与出发时间选择的行为实验
1.2.3 路径选择的理论模型
1.2.4 随机与风险条件下的路径选择理论模型
1.3 研究现状评述
1.4 本书研究内容
1.5 本书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2章 实验室实验研究方法的简介
2.1 实验经济学极简介绍
2.2 实验设计的术语和基本原则
2.2.1 实验室实验的定义
2.2.2 实验设计的常用术语
2.2.3 如何通过有效的实验设计来实现“控制”
2.3 实验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3.1 实验实施的基本原则
2.3.2 开展行为实验的一般步骤
2.3.3 交通行为实验的基本流程
2.4 对交通行为实验研究的常见质疑与回应
第3章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适用性探讨
3.1 实验经济学应用于交通行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3.2 实验经济学发展路径对交通行为研究的启示
3.3 当前研究趋势
3.4 未来研究方向.
第4章 出行行为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1 网络择路博弈
4.2 交通不确定性的来源
4.2.1 环境不确定性
4.2.2 策略不确定性
4.2.3 感知偏差随机性
4.3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4.3.1 累积前景理论
4.3.2 基于排序的多因素决策模型
4.4 行为学习理论
4.4.1 分类和一般框架
4.4.2 经验加权吸引值学习模型
4.4.3 考虑后悔和惯性的马尔可夫过程
4.5 逐日动态交通路径调整模型
4.6 离散选择模型
4.7 多智能体仿真方法
4.8 序列挖掘算法
理论篇 天津大学MATS LAB部分出行行为理论研究
第5章 基于感知旅行时间分布的前景用户均衡模型
5.1 主观概率分布与概率权重的对比分析
5.2 均衡模型的构建
5.2.1 基于感知旅行时间分布的路径前景值
5.2.2 均衡模型的构建
5.2.3 模型性质
5.3 求解算法
5.4 算例分析
5.4.1 算例1:一个三条路路网
5.4.2 算例2:多起讫对多路段路网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排序的双因素用户均衡模型
6.1 排序决策模型
6.1.1 排序决策机制下出行者及群体的选择方案集分析
6.1.2 路径选择概率
6.2 基于排序的用户均衡模型
6.3 求解算法
6.4 算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考虑概率认知偏差的排序前景均衡模型
7.1 个体决策行为框架回顾与模型假设
7.1.1 个体决策行为框架回顾
7.1.2 模型假设
7.2 双因素下考虑随机感知偏差的排序前景风险决策模型
7.2.1 双因素下参照点的生成
7.2.2 双因素下基于感知旅行时间分布的前景值
7.2.3 均衡模型的构建
7.2.4 求解算法
7.3 算例分析
7.3.1 算例1:三路段路网
7.3.2 算例2:多起讫多路段路网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社会交互影响下的日变交通动态
8.1 引言
8.2 基于社会交互的出行者的路径选择模型
8.2.1 交通路网
8.2.2 出行者之间的社会交互和社会学习
8.2.3 出行者的逐日路径选择行为建模
8.3 路网流量的演化
8.4 模型性质
8.5 数值仿真
8.5.1 场景设置
8.5.2 简单路网
8.5.3 复杂路网
8.6 本章小结
实验篇 天津大学MATS LAB部分最新出行行为实验研究
第9章 动态路径调整的学习过程检验
9.1 本章研究问题与思路
9.2 引言
9.3 实验数据集与学习模型选择
9.3.1 实验数据集选择
9.3.2 学习模型选择
9.4 模型拟合与评价方法
9.4.1 模型拟合方法
9.4.2 模型评价方法
9.5 模型预测的静态结果
9.6 模型预测的动态结果
9.6.1 流量分布随时间变化
9.6.2 路径调整比例随时间变化
9.6.3 个体路径调整频率的分布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动态路径调整的行为实验
10.1 本章研究问题与思路
10.2 实验设计与实施
10.2.1 参数设计
10.2.2 实验实施
10.3 检验基准模型
10.3.1 观测变量定义
10.3.2 模型预测结果
10.4 惯性和响应强度的不对称性
10.4.1 多元回归分析
10.4.2 行为解释
10.5 响应模式的异质性
10.5.1 响应模式的测量
10.5.2 四种典型响应模式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动态路径调整的确定型模型
11.1 引言
11.2 实验组织与描述性统计
11.2.1 实验对象
11.2.2 实验场景
11.2.3 实验步骤
11.2.4 实验结果的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