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研究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679305
  • 作      者:
    作者:赵麦茹//刘若冰|责编:贺静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农村土地制度是关乎农村生产力解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思想、制度变迁理论,通过构建“土地制度演化背景-土地制度的演化-土地制度的实践与影响”的分析框架,本书系统梳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等阶段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化过程,剖析了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化脉络、逻辑及特点。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主要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及机制分析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的阶段特征及动因
(一)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阶段特征的相关研究
(二)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动因的相关研究
二、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的内在逻辑及目标
(一)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内在逻辑的相关研究
(二)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目标的相关研究
三、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的方式与绩效
(一)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方式的相关研究
(二)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绩效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土地制度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制度理论:土地公有制代替私人占有制
(二)列宁的土地制度理论:实行土地国有化
二、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制度变迁的主体: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阶级
(三)制度变迁的路径:革命性和渐进性变迁相结合
三、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动力:节约交易成本
(二)制度变迁的方式: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化机制分析
一、演化机制的理论分析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引致制度变迁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制度变迁
二、演化机制示意图
第三章 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化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演化的背景
一、农村生产力发展不足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农村生产力发展落后
(二)农业互助合作时期(1953-1978年):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增长有限
二、农村土地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
(二)农业互助合作时期(1953-1978年)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必须解决好土地问题”的思想形成
(二)农业互助合作时期(1953-1978年):服务于国家工业化目标战略的思想共识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化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地制度的演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农民所有、农民经营”的农地制度
(二)农业互助合作时期(1953-1978年):从“农民所有、农民互助经营”农地制度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农地制度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宅基地制度的演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农民私有的宅基地制度
(二)农业互助合作时期(1953-1978年):从农民私有的宅基地制度转变为集体所有、农民使用的宅基地制度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的演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农民私有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
(二)农业互助合作时期(1953-1978年):从农民私有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转变为集体所有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土地实践及影响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地实践及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地制度实践及影响(1949-1952年)
(二)农村互助合作时期农地制度实践及影响(1953-1978年)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宅基地制度实践及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宅基地制度实践及影响(1949-1952年)
(二)农业互助合作时期宅基地制度实践及影响(1953-1978年)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实践及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78-2012年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化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演化的背景
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发展潜力
二、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与不适应性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农业旧体制
(二)“三个有利于”思想的引入,不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三)重视“三农”问题,发展“三农”思想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化
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地制度的演化
(一)1978-1984年: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地制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