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周秦时期的“国人”意识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诸夏”与“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的认同模式
第二节 历史演进视域下的“秦人”称谓与认同
第二章 后战国时代的“国人”意识与“汉人”认同
第一节 后战国时代“国人”意识的变化与“汉人”人群的衍变
第二节 政治、文化及族源历史的整合与“汉人”认同的形成
第三章 秦汉时期边缘地区的社会整合与华夏化进程
第一节 秦汉国家权力对边缘地区整合的区域性差异
第二节 封授与华夏化:外封官爵制度与汉朝对边缘地区族群的整合和同化
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南方楚人的族群融合与华夏化进程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东向”发展及对江、淮的政治统治
第二节 楚国县制背景下的族群融合
第三节 汉朝对楚文化的整合与“楚人”向“汉人”的转变——以楚爵制的变迁为中心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南方楚人的“九州”观及族群意识——兼论先秦“诸夏”民族认同的复杂性
第一节 战国时期楚人对“九州”的认知——以楚简《容成氏》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 《容成氏》篇中的“九州”地理指向
第三节 《容成氏》九州中的叙述顺序问题
第四节 楚帛书表现的楚人族群意识
第六章 西北边地的族群互动与认同
第一节 陇右地区的族群互动与认同
第二节 河西地区的族群互动与认同
第三节 西域地区的族群互动与认同
第七章 北部边地的族群互动与认同
第一节 赵代地区的族群互动与认同
第二节 河套地区的族群互动与认同
第八章 燕齐地区的人群身份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燕齐地区“汉人”认同的确立
第二节 燕齐滨海地域人群的身份认同
第三节 汉朝东北疆域伸缩与族群认同
第九章 西南地区的社会整合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属国制与边郡制的摇摆:行政机构的调整与汉朝对西南地区的整合
第二节 汉代西南地区的华夏移民与民族融合——以“夷化”为中心
第三节 秦汉时期湘鄂西地区蛮夷的编户化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