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事件话语空间(当代中国的集体记忆与传播技术变迁)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64974
  • 作      者:
    作者:刘于思|责编:詹夺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将现代中国本土社会的群体特征纳入对集体记忆的考察,全方位地呈现了当代中国的集体记忆以及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揭示了影响中国互联网民集体记忆形成与传播的结构及其带来的可能后果,刻画了集体记忆在数字化、全球化条件下和技术中介传播环境下的新现象、新规律,以及在当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集体记忆与认同的建立、消弭和保持的可能途径。全书突出了技术中介传播在集体记忆形成中的作用,揭示了“数字化民主”重塑的权力结构和制度安排,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记忆的完整“版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数字化时代集体记忆形成与传播的规律。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记忆的边界:集体记忆概念化问题再探
集体记忆的概念源流与研究取向
谁在记忆?记忆共同体的现代性与“公众”的兴起
何种记忆?记忆事件、社会议程与良善生活的公共协商
第二章 记忆的版图:一项对中国网民的线上调查
被感知的“历史”:集体记忆的操作化途径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中国网民集体记忆的主要事件及其全球化趋势
第三章 记忆的解释:传播实践与关键年龄段效应
数字时代集体记忆的代际效应:数字移民与数字原住民
历史事件的记忆和传播:全球化与个人化趋势
历史事件记忆程度与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记忆的后果:何种认同?何以遗忘?
民族主义与集体记忆事件
集体记忆中的全球性事件与身份认同
集体记忆的选择性遗忘和选择性沉默
第五章 被记忆的时间:技术怀旧的文化实践和研究进路
从“记忆的技术”到“技术的记忆”
旧媒体的挽歌与乡愁:技术怀旧的实践号隋感方式
重回关系:技术怀旧的研究进路
第六章 媒介时间的重构:技术怀旧对青年孤独感的影响
“怀旧”是老年人的专属吗?
“孤独的青年”:人生过渡期的阵痛与慰藉
怀旧即“孤独”?孤独感和怀旧倾向的差异及其心理-社会后果
媒介技术怀旧:“旧”技术的“新”潜力
第七章 被记忆的空间:移动媒介的空间实践与意义生产
“签到”:日常生活空间的记忆实践
空间的社会性与移动媒介实践
记忆的空间维度与移动媒介的空间再生产
第八章 媒介记忆空间:民国报馆的空间变迁与社会想象
“缝隙”里兴建的民国报馆与“乌托邦”的消逝
封存记忆与民国报业再想象
文化记忆、历史与空间的交互与重构
第九章 记忆的技术:时空与认同重塑
风险自担还是命运共同体:现代世界的通货膨胀及其集体记忆
通货膨胀记忆中介下的地域认同:集体记忆的时空特性
基于“年龄-时期-世代”分层模型的比较分析(1990-2014)
第十章 个体与共同体的联结:集体记忆传播的关键议程
作为跨媒体和跨层次研究基础的新记忆生态视角
被遗忘的记忆单元:家庭记忆与社区记忆
情绪的社会分享与假肢记忆:记忆共享的心理机制
理解集体记忆传播和共享的中观层次与未来议题
结语:走向可见而在时的“复线公共记忆”
公共记忆:在“个体记忆”的背面
在时性与“复数”的公共记忆
使公共记忆“可见”:媒介与公共空间的使命
余论:超越民族性——公共记忆研究的全球化反思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通货膨胀记忆的世代和时期交叉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