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学脉
以学为本以人隶之:学术共同体之道
论学天涯远
孤怀贵相知
——追忆与何炳棣先生的一次会见
红楼里的中大
永远的身影——陈嘉庚堂台阶上的追忆
陈寅恪与“牛津”缘悭一面的真相
——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档案
牛津与中国研究
食货发凡
传统中国的经济史研究需走出形式经济学
作为经济史方法的“食货”
非经济的“食货”概念
贡赋经济研究三题
梁方仲经济史统计表格遗札介绍
社会史览
天地所以隔外内
家族研究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关于语言地图的历史机制的一点思考
“华南研究”:历史人类学的追求
“华南研究计划”追记
“历史人类学”浅议
区域史研究散论
走进民间文书的历史现场:《锦屏文书》序
“移民
——户籍制度下的神话
漫步乡村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定位及其可能
地方历史的民俗学视角:从深圳赤湾天后宫谈起
田野与“礼—俗”互动
满天神佛:华南地区的神祗与俗世社会
宗族祠堂的现代价值
风水中的历史
相聚榕树头
书写查民的历史
在圣贤文化之外解放出民众文化
乡村社会的活力与秩序
游走海徼
地域社会研究的海洋视角
——闽粤沿海社群的流动性格
盐笑背后的区域史
以人为本的海洋史
海岛田野记忆点滴
从建置沿革看“东莞”的地理区位优势
在域外寻找广州
海洋中国史的新视角
——读蔡鸿生教授《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序编”的一点体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