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背景及综述
一、新形势与新要求
(一)电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供需平衡面临日趋复杂的挑战
(二)新型电力系统呈现新特征,电力需求侧内涵功能大幅拓展
(三)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电力需求侧资源规模逐步扩大
(四)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利于电力需求侧参与市场
(五)技术模式创新蓬勃涌现,电力需求侧管理成为新的“蓝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问题与挑战
(一)电力需求侧资源潜力远未得到充分挖掘
(二)电力用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积极性有待提高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补偿/激励资金来源受限
(四)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技术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本书概述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践研究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国际实践
(一)美国的实践经验
(二)欧洲国家的实践经验
(三)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二、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2000年以前
(二)2000-2010年
(三)2010-2017年
(四)2017-2023年
第三章 挖掘需求侧资源的经济性研究
一、基于电价引导需求侧资源的经济性分析
(一)我国市场化电价的形成机制
(二)实施峰谷电价对调动需求侧资源成本的影响
二、基于激励引导需求侧资源的经济性分析
(一)我国市场化需求响应的经济激励形成机制
(二)实施需求响应对调动需求侧资源成本的影响
第四章 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模式研究
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展
(一)电力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二)输配电价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全面推进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四)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放开
(五)配售电改革稳妥推进
(六)绿电、绿证需求更加活跃
(七)交易机构规范运行
(八)电力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二、我国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主要方式
(一)经营主体形式
(二)执行价格机制
(三)参与市场类型
三、我国需求侧资源与电力市场融合发展的挑战
(一)电价方面
(二)现货电能量市场方面
(三)辅助服务市场方面
(四)需求响应方面
四、我国需求侧资源与电力市场融合发展的初步构思
(一)近中期
(二)中远期
第五章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地方经验与典型案例研究
一、地方实践经验
(一)江苏稳扎稳打,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践经验积累丰富
(二)上海数字赋能,积极推动需求响应制度化发展
(三)浙江重视创新,打造“一键响应”需求侧管理模式
(四)广东起步较早,积极打造市场化需求响应
(五)河北节能优先,做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六)山东机制突破,建立基于现货的需求响应机制
(七)湖南积极推进,多措并举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八)山西依托市场,推动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运行
(九)重庆因地制宜,深挖空调负荷可调节资源
二、典型案例
(一)电网企业典型案例
(二)负荷聚合商实践经验
(三)工商业用户实践经验
第六章 展望与建议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展望
(一)继续坚持节约优先
(二)更加突出灵活调节
(三)强化绿色低碳发展
(四)积极发挥市场作用
(五)数智赋能融合创新
二、进一步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细化政策体系
(二)优化平台建设,更新技术装备
(三)坚持因地制宜,地方积极探索
(四)参与电力市场,体现多元价值
(五)重视数字赋能,创新业态模式
重要术语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