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誉
推荐序
前言
上篇 数据资产会计基础
第1章 全面认识数据要素和数据资产
1.1 全面认识数据要素
1.1.1 数据是什么
1.1.2 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
1.1.3 大数据与智能经济
1.1.4 数据财政的崛起
1.1.5 未来的数据世界
1.2 全面认识数据资产
1.2.1 数据资源的形成
1.2.2 基于会计师视角的数据资源
1.2.3 数据资产的概念界定
1.2.4 数据资产的属性、特征与分类
1.2.5 数据资本的运作
第2章 全面认识数据资产会计
2.1 数据资产会计的理论框架
2.1.1 数据资产会计的内涵
2.1.2 数据资产会计的理论基础
2.2 数据资产会计的时代课题
2.2.1 数据资产会计如何挑战传统会计框架
2.2.2 数据资产会计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3 数据资产会计的政策跟踪
2.3.1 数据资产会计的纲领性文件
2.3.2 数据资产会计的新旧规定衔接
2.3.3 数据资产会计的辅助支持政策
第3章 数据资产会计的应用前提与核算环节
3.1 数据治理体系
3.1.1 明晰企业数据战略
3.1.2 搭建数据组织架构
3.2 数据管理体系
3.2.1 基于数据资产化导向确立数据标准体系
3.2.2 基于业数财融合视角重塑管理办法体系
3.2.3 业数财协同编制数据资源盘点目录
3.2.4 法律部门牵头评估数据合规风险
3.2.5 技术部门牵头筑牢数据安全体系
3.3 数据资产确权
3.3.1 什么是数据确权
3.3.2 数据权利性质
3.3.3 数据产权登记
3.4 数据资产估值
3.4.1 数据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
3.4.2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成本法
3.4.3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收益法
3.4.4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市场法
3.4.5 数据资产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
3.5 数据资产定价
3.5.1 数据资产定价模式
3.5.2 数据资产交易市场
3.6 数据资产核算
3.6.1 数据资产会计确认
3.6.2 数据资产会计计量
3.6.3 数据资产会计记录
3.6.4 数据资产会计报告
3.7 数据资产入表
3.7.1 数据资产入表的意义
3.7.2 数据资产入表的全链条梳理
中篇 数据资产会计实务
第4章 数据资产业务模式与会计职业判断
4.1 内部使用业务模式下的职业判断
4.1.1 构成业务的内部使用
4.1.2 不构成业务的内部使用
4.2 对外提供服务业务模式下的职业判断
4.2.1 提供信息服务模式
4.2.2 提供技术服务模式
4.2.3 辅助合同履约模式
4.3 出售业务模式下的职业判断
4.3.1 不保留对数据产品的继续控制
4.3.2 保留对数据产品的继续控制
4.4 租赁业务模式下的职业判断
4.4.1 数据查询授权模式
4.4.2 数据空间运营模式
第5章 数据资产形成方式与会计职业判断
5.1 外购形成方式的职业判断
5.1.1 外购形成数据资源存货
5.1.2 外购形成数据资源无形资产
5.1.3 外购形成数据资源暂无对价
5.2 内部开发形成方式的职业判断
5.2.1 全程内部开发形成数据资产
5.2.2 半程内部开发形成数据资产
5.3 委外研发方式的职业判断
5.3.1 全程委外研发形成数据资产
5.3.2 共同开发形成数据资产
第6章 数据资产会计的账务处理
6.1 数据资产会计的初始确认
6.1.1 数据资源存货的初始确认
6.1.2 数据资源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
6.2 数据资产会计的后续计量
6.2.1 数据资源存货的后续计量
6.2.2 数据资源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6.3 数据资产会计的终止确认
6.3.1 数据资源存货的终止确认
6.3.2 数据资源无形资产的终止确认
第7章 数据资产入表与信息披露
7.1 数据资产表内确认
7.1.1 存货项下单列数据资产
7.1.2 无形资产项下单列数据资产
7.1.3 开发支出项下单列数据资产
7.2 数据资产表外披露
7.2.1 数据资产强制披露信息
7.2.2 数据资源自愿披露信息
第8章 数据资产入表的财务分析
8.1 数据资产会计对财务报表价值的重塑
8.1.1 数据资产会计对资产负债表价值的重塑
8.1.2 数据资产会计对利润表价值的重塑
8.1.3 数据资产会计对现金流量表价值的重塑
8.2 数据资产入表质量分析
8.2.1 数据资产入表质量分析对后续财务分析的影响与局限性
8.2.2 数据资产入表能力画像
8.2.3 数据资产入表质量的细节分析
8.3 数据资产入表相关会计分析指标
8.3.1 数据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8.3.2 数据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8.3.3 数据资产垂直结构分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