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常生活的重构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8255516
  • 作      者:
    作者:濮波|责编:钱济平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用感性之道触摸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抵御“异化”(僵化、符号化、象征化),让人回到最高意义的生成者——日常生活的意义生成者的位置。 本书要传达的,正是生活世界存在这种重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去西方形而上学”的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福柯的哲学路径里,在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本书从“认知”“行动”“时间”“空间”四个板块,构建笔者眼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展开
目录
认知篇
1.今人对于古人(孔子)的理解可能是误读?
2.生活世界的意义是最大的
3.“生活世界的美学是日常的美学”
4.生活的质感到底指什么?
5.如何书写世界的本质?
6.生活世界不可言尽,才要珍惜当下
7.生活的美是匿名的、广阔的、无言的
8.两种重构生活世界的方式
9.写作是探索生活的一种方式
行动篇
1.认知结束,行动就开始了
2.居家是一种行为
3.过马路也是一种行为和生活
4.旅行的意义:出发
5.旅行的意义:过程
6.旅行的意义:抵达
7.另一种快乐:寻找差异性
8.另一种抵达:在域外行走的快乐
9.生活在县城和乡镇,我们也一样面临“自由选择”的问题
10.步调和面容一样,潜伏着无限性
时间篇
1.时间的符号化
2.如何去符号化?
3.诗人重构时间(去符号化)的经验和实践
4.哪怕在最日常的时间里,我们也可以塑造不平凡
5.利用“时间差”也是一次绝妙的时间管理“法宝”
6.祛魅的时间——对“故地重访”行为的去符号化设计
7.对习俗时间的祛魅
8.幸福的获得,在于时间感的重构
9.将记忆转到现场的“惊鸿一瞥”
10.重构时间,什么是最重要的?
空间篇
1.用一种三元思维去观察空间
2.生活的空间成为一种考察世界的方法
3.生活的空间:内容和形式的组合
4.抵御感官的贫瘠:生活空间的重新布局
5.存在一种空间的符码化,也存在着无处不在的第三空间
6.作为现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