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数字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464100
  • 作      者:
    作者:屈娇|责编:乔雷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着眼于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培育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演变历程、理论渊源、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国内外实践案例的研究和剖析,力图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为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认识和研究新质生产力的科普读物,也可以作为广大师生、干部职工学习实践的参考用书。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分析评价
1.3 本书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2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2.1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
2.1.1 数字技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时代的到来
2.1.2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
2.1.3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2.1.4 数字化转型需要
2.2 致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严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2.2.1 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2.2.2 有助于促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
2.2.3 有助于提升和重塑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2.4 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
2.3 生产力发展变革的历史回溯
2.3.1 手工生产阶段
2.3.2 机械生产阶段
2.3.3 电气化生产阶段
2.3.4 信息化生产阶段
2.3.5 数字化生产阶段
2.4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渊源
2.4.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
2.4.2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产力理论
2.4.3 基于世界文明中的科技理论分析
2.5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2.5.1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
2.5.2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类型
2.5.3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
2.5.4 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与作用
3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理路
3.1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性
3.1.1 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发展
3.1.2 技术的创新与进步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发展
3.1.3 全球经济的合作与交流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发展
3.2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
3.2.1 数字经济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3.2.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发展平台
3.2.3 数字经济的跨界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3.3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
3.3.1 颠覆性科学技术的突破
3.3.2 生产要素实现高效配置
3.3.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内实践
4.1 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
4.1.1 上海:以全链条创新全面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4.1.2 苏州:智造驱动和数转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
4.1.3 杭州:打造数字之城发展新质生产力
4.1.4 合肥:以科技攻“尖”优势驱动科技发展
4.2 珠三角地区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
4.2.1 深圳:以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4.2.2 广州:强化产学研合作,激活新质生产力
4.2.3 珠海:从“给政策”转向“给场景”,加快布局新赛道
4.3 环渤海经济区和中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
4.3.1 北京:突出各区特色,加快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
4.3.2 武汉:以“新”促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4.3.3 西安:以硬科技产业集群为核心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4.3.4 重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5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域外经验
5.1 以数字经济为赛道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
5.2 精准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突破
5.3 打出数字产业政策“组合拳”
5.4 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文化环境
6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6.1 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不够
6.1.1 数据供给和数据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6.1.2 数据应用潜力释放不够
6.1.3 数据治理机制和方法有待完善
6.2 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有待推进
6.2.1 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现状
6.2.2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6.3 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不够完善
6.3.1 不同国家和组织的创新生态特征
6.3.2 我国创新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6.4 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6.4.1 世界各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6.4.2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和问题
6.5 数据要素的国际跨境流动不畅
6.5.1 数据要素的国际跨境流动的重要性
6.5.2 国内外对数据跨境流动的政策支持
6.5.3 我国在数据跨境流通中面临的挑战
6.6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6.6.1 科技创新人才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
6.6.2 世界各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
6.6.3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7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
7.1 加强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7.1.1 构建高速泛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
7.1.2 发展和完善智能化数字技术平台
7.1.3 推进网络和数据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7.1.4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
7.2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2.1 加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