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法则
1、什么是品牌?
2.品牌是如何创建的?
3.品牌是从什么时候存在的?
4.“品牌”一词是什么意思?
5.某些特定的品牌可否被视为信仰的替代品?甚至是一种替代性的信仰?
6.品牌的“生命”从何而来?
7.一个品牌如何成为一种习惯?
8.为什么品牌如此重要?
第二章 品牌和社会学
9.为什么社会学能够解释、阐述和强化一个品牌?
10.品牌社会学的科学模型是什么样的?
11.当我们讨论购买某些品牌时,真正谈论的是心理学,为什么不是品牌心理学呢?
12.品牌是一种大众现象,但是它们必须单独吸引每位顾客。对于单
个的品牌系统而言,这种观点意味着什么?
13.为什么一个品牌必须成为一种文化或者
14.“健康的”品牌发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三章 品牌与表现
15.每个成功品牌的基础都在于品牌表现,现在仍然如此还是更在乎情感和品牌的时尚形象?
16.如果每个品牌的表现都是高度个性化的,那么如何根据单一法则来进行分析?
17.公司的具体表现来自抽象的外部性。一般而言,一个品牌对公司以外的人产生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18.如何分辨和过滤出导致积极的品牌偏见的部分表现?
19,品牌取得成功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20.为什么“品牌表现需要几乎相同或者至少看起来是相似的”这一点如此重要?
21.品牌形象是长期以来良好表现的结果。这意味着品牌需要时间来树立形象。但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这种做法仍然正确吗?
第四章 品牌及其起源与历史
22.在这个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品牌的起源是否仍然发挥着作用?
23.如何正确地将一个品牌的起源置于场景中?
24.有些品牌的起源具有负面含义,或者根本没有意义。对此你能做什么?
25.原产地本身,如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品牌吗?
26.品牌历史有多重要?在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化和颠覆性时代过去与现在完全无关吗?
第五章 品牌、品牌管理与策略
27.品牌管理和品牌战略在公司的组织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28.许多品牌都担心自己不够年轻。哪种策略可以让品牌永葆青春?
29.良好的品牌管理意味着划定清晰的界限。是否包括那些被定义为大众品牌的品牌呢?
30.现代品牌管理通常意味着基于数字和数据的战略决策。但是,统计数据和市场研究能否准确反映品牌?
31.当公司成为数字的奴隶时,会导致什么?
32.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品牌管理是否比在所有者经营的企业中更难?
33.一家公司如何成为或者维持一个强势品牌,即使它是一家上市公司?
34.如果策略没有起作用,品牌会因此消亡吗?
35,品牌管理是否存在“过度管理”的可能性?公司的品牌是否应该追
求“过于完美”?
第六章 品牌、品牌名称和标志
36.商标对于品牌而言有多重要?
37.品牌的名称有多重要?
38.如果主题是公司的总体变化,那么我们如何解释经常关注标志发生变化的这一现象?
39.口号或者现在常说的“主张”对于品牌而言有多重要?
第七章 品牌、市场营销和宣传
40.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有什么区别?两者不都是为了促进销售吗?
41.有效的市场营销有哪些特点?
42.与品牌相关的典型营销错误是什么?
43.优秀的广告和宣传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44、糟糕的广告和宣传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45.中小企业的广告是否应该与大型企业的广告有所不同?
46.“关注度”是关键,“赞”和“粉丝”是新的货币。如果这些说法是对的,那么仅仅基于品牌表现的广告模式是否即将过时?
第八章 品牌与顾客
47.品牌社会学将市场参与者划分为五种类型。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8.五种类型的市场参与者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49.在数字时代,面对无限多的选择和日益复杂的市场,是否仍能在顾客中实现持久的品牌忠诚度?
第九章 品牌管理、创新和未来
50.自我相似性的品牌进化、创新和进步:如何实现?
第十章 结论:关于品牌的未来
思考:在日益喧器的数字风暴中,品牌的前景如何?我们都是大型数字品牌革命的一部分吗?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本书中的内容都过时了?
参考文献
附录 “品牌建设与管理经典译丛”书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