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运作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0.00     定价 ¥ 7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8252782
  • 作      者:
    作者:官冬杰//彭国川//周李磊//周健//李子辉|责编:顾翔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生态经济学前沿,紧扣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需求,在研究长江经济带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强大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流域尺度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引入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对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差异化和动态化分析;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污染,在效用函数中引入环境质量,构建带有环境污染约束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解析生态补偿涉及利益关系的特征、生态补偿运作的影响因子,揭示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发展运作机理;基于农户层面,选择典型案例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机会成本法构建最小数据模型,描画生态补偿标准与参与生态补偿的比例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之间的曲线,评估生态补偿标准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提出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实现路径,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典型示范,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可供研究和关心生态补偿标准量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各专业人士和管理者参考,也可供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2.2 生态补偿
1.2.3 内生增长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发展动态及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统计数据
2.2.2 矢量数据
2.2.3 栅格数据
2.2.4 其他数据
2.3 本章小结
3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前言
3.2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健康关系
3.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3.3.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3.3.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3.4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精准感知数据库构建
3.4.1 数据库指标选取
3.4.2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构建
3.5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诊断评价
3.5.1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诊断评价模型构建
3.5.2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结果
3.5.3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标准差别化模型构建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
4.2.2 机会成本法
4.3 生态补偿标准差别系数确定
4.3.1 自然价值因子的定量分析
4.3.2 社会经济因子的定量分析
4.3.3 区域公平因子的定量分析
4.4 生态补偿标准与差别化系数量化关系确定
4.4.1 理论上限模型构建
4.4.2 理论下限模型构建
4.5 生态补偿标准差别化模型构建
4.6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标准评价因子结果分析
4.7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结果分析
4.7.1 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补偿
4.7.2 长江经济带人均机会成本
4.8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标准差异化分析
4.8.1 基于差异系数的生态补偿标准差异化分析
4.8.2 基于流域尺度的生态补偿标准差异化分析
4.8.3 基于城市群尺度的生态补偿标准差异化分析
4.8.4 基于省级尺度的生态补偿标准差异化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标准量化
5.1 生态补偿量化模型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5.2.1 产品供给价值
5.2.2 碳储存与固碳释氧价值
5.2.3 水源供给价值
5.2.4 土壤保持价值
5.2.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化分析
5.2.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化分析
5.3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5.3.1 生态补偿标准动态化分析
5.3.2 生态补偿标准空间差异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内生增长模型构建
6.1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内生增长模型构建
6.1.1 生产部门
6.1.2 物质资本部门
6.1.3 研发部门
6.1.4 人力资本部门
6.1.5 环境部门
6.1.6 效用函数
6.2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内生增长模型最优平衡解
6.3 本章小结
7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动态耦合关系
7.1 耦合关系模型构建
7.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7.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3 熵值法
7.1.4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7.2 耦合关系动态化分析
7.3 耦合关系空间差异化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运作机理
8.1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运作过程模型构建
8.1.1 人力资本子系统
8.1.2 知识存量子系统
8.1.3 物质资本子系统
8.1.4 环境子系统
8.1.5 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运作过程模型
8.2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运作过程模型实证参数计算
8.3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运作过程模型检验
8.3.1 历史检验
8.3.2 灵敏性检验
8.4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运作过程情景设定
8.5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运作机理分析
8.6 本章小结
9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实现路径
9.1 研究方法
9.1.1 问卷调查法和意愿调查法
9.1.2 农户生态补偿基本信息分析
9.1.3 农户参与程度与生态补偿的关系分析
9.2 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9.2.1 生态补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9.2.2 基于CVM法的农户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9.3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应评估
9.3.1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机会成本量化方法
9.3.2 生态补偿标准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分析
9.3.3 生态补偿标准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生态效应
9.4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经济增长实现路径
9.5 本章小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