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大别杂岩带的高温变质作用和多阶段演化(精)
0.00     定价 ¥ 1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96400
  • 作      者:
    作者:刘贻灿//杨阳//古晓锋//邓亮鹏//李洋|责编:蒋芳//沈旭//李佳琴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北大别杂岩带(简称北大别)是大别碰撞造山带三个含榴辉岩的构造岩石单位之一,属于扬子三叠纪深俯冲陆壳的一部分(下地壳岩片),为中生代高温超高压变质带,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叠加等多阶段高温演化过程,以及山根垮塌期间的大规模部分熔融与混合岩化作用,是研究碰撞造山带根部带岩石组成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本书重点介绍了笔者获得的北大别榴辉岩、混合岩及相关岩石、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等方面的系列重要成果,解决了北大别的大地构造属性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为大陆碰撞造山带根部带研究提供了范例。 本书可供高等地质院校师生以及从事变质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参考。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大陆碰撞带
第二节 高温变质作用
一、超高压岩石高温变质作用的概念
二、研究意义及方法
三、典型高温超高压变质带及其多阶段折返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大别山特征性构造岩石单位
一、北淮阳带
二、北大别杂岩带
三、中大别超高压变质带
四、南大别低温榴辉岩带
五、宿松变质带
六、前陆带
第三节 北大别杂岩带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三章 高温榴辉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多阶段演化及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岩石学证据
一、榴辉岩的分布和岩石学特征
二、矿物化学
三、超高压变质的矿物学证据
四、多阶段高温变质P-T条件的限定
五、多阶段变质P-T演化
第三节 俯冲和折返过程的年代学制约
一、锆石年代学研究
二、单矿物Sm-Nd、Rb-Sr、Ar-Ar同位素和金红石U-Pb定年分析
三、超高压和高压榴辉岩相变质时代的限定
四、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和减压熔融时代的确定
五、Sm-Nd同位素体系对榴辉岩退变质时代的制约
六、燕山期热事件的影响
七、快速抬升和缓慢冷却的年代学证据
第四节 原岩性质和岩石成因以及变质和部分熔融期间的元素和同位素行为
一、地球化学特征
二、原岩性质
三、岩石成因和源区讨论
四、深俯冲镁铁质下地壳成因榴辉岩的Pb同位素制约
五、折返初期减压熔融的地球化学证据
第四章 混合岩及相关岩石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混合岩及浅色体
一、条带状混合岩
二、高度深熔混合岩
第三节 碰撞后变质闪长岩和变质辉长岩
一、变质闪长岩
二、变质辉长岩
第四节 花岗质片麻岩及TTG岩系
一、岩石学特征
二、锆石U-Pb年代学
三、地球化学特征
四、成因分析
第五节 中生代多阶段变质演化和多期深熔作用
第五章 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一、岩石学
二、年代学
三、地球化学
第三节 岩石成因和变质演化
一、刚玉的形成机制
二、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形成和变质演化的年代学制约
三、含刚玉黑云二长片麻岩的岩石成因及原岩性质
四、相平衡模拟和刚玉的深熔成因P-T条件
第六章 多阶段变质演化
第一节 多阶段演化与变质P-T-t轨迹
第二节 北大别与中大别和南大别变质P-T-t轨迹的差异性
第三节 大别山深俯冲陆壳的多板片差异性折返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