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的青岛文学是在人的现代发展、文学持续获得现代性并伴随青岛城市化进程形成的,历经新文学启蒙发轫、精英作家主流文学、本土文学自主自立三个阶段,具有独特的理念、经验和逻辑,在中国现代地缘文学格局中占据重要一席。
作为青岛第一部文学史,本书坚持“文”与“史”辩证统一的文学史观,基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观,以近现代青岛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等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青岛自1891年建置至1949年解放的文学理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翻译的文体祥态和审美风格,阐述了青岛20世纪上半叶本土作家、定居作家、羁旅作家及东北籍流亡作家群体形成的特点及作品创作成因,并置解读了民国文学期(副)刊对青岛地方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的影响。本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地方路径和文学地理流变的探索,对于青岛地方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融汇互证、互缘同构关系的诠释,具有一定的学术原创性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