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道德
论道德临界空间 罗明星
基于德性法律论证理论的程序正义标准 冉杰
“我”的道德与“你”的道德——主体交互中的道德教育 罗明星
论虚拟社交中的“道德人设” 罗明星 龚利鑫
人类解放何以转向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改造道德秩序的革命设想”对马克思思想的诠释 黎庶乐 郑智元
一个新的起点:论延安文艺路线对大众话语政治的确立 黄罡
马克思恩格斯对异化家庭的解构与重构 李丽丽
古代生活哲学及其意识形态教育的生活范式 黄禧祯
第二章 主体意识与共同体秩序
胡塞尔意识概念的多重意蕴: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陈志伟
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性”基础 高燕 王国栋
经验世界中交互主体性的本原性思考——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阿伦特 高燕李 美娟
非线性复杂系统视阈下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超越 李丽红 刘卓红
第三章 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历史与空间
唯物史观空间话语的当代转换 黎庶乐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视野中城市经济空间的演进路径与地理趋势 刘莉
大数据方法论的新特征及其哲学反思 陈志伟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叙事前提——评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对马克思的神学解读刘田
第四章 西方资本主义的当代批判
空间与资本: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黎庶乐
工具理性对人文精神的僭越——从《启蒙辩证法》看“学术资本主义” 李丽丽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学术资本主义” 李丽丽
安德森与汤普森之争: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走向问题 黎庶乐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