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古文如何心解
人性篇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借传设寓
别有寄托
“养树”与“养人”
顺木之天
“大公至正之道”——读曾巩《书魏郑公传》
读书笔记
阅史有感
如实记载
焚稿者之非
诚信持已
“快哉”源于“自得”——读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快哉亭
以描写为叙事
议论生情
“自得”之说
以适意为悦
人情篇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读王羲之《兰亭集序》
春禊习俗
兰亭诗与序
哀乐未忘
向死而生
将有感于斯文
“不悲者无穷期矣”——读韩愈《祭十二郎文》
对生与死的品味
在死而生
往事不堪回首
寿者不可知
言有穷而情无终
家庭的温馨与女性的柔情——读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老屋的兴衰
重振家业的责任
女性的柔情
灵魂栖息之地
故乡情怀
人品篇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读韩愈《师说》
说体文
抗颜而为师
为师者与从师者
为师与从师
论述策略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读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文以明道
仁者必有勇
君子之道
知者不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欧阳修《读李翱文》
言“忧”之作
读心之术
中怀自得
归重愤世
心怀天下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读苏轼《方山子传》
步真传神手
以笔勾取其形
气韵生动
孔颜乐处
精悍之色
人文篇
“绝境”原来是“梦境”——读陶渊明《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
因“忘”而“得”
虚实兼具
陶渊明的梦境
人文知识、史传笔法与游戏心态——读韩愈《毛颖传》
博物学知识
历史学知识
知识与类书
真良史才
游戏心态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读苏洵《六国论》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可为积威所劫
并力向西
地志知识、自然美景与人生境界——读姚鼐《登泰山记》随感
地志知识
考证助文
景物描写
人生选择
雪中泰山
人生篇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读柳宗元《钴坶潭西小丘记》
发现之美
创造之美
鉴赏之美
此文常在
人生无悔,其孰能讥——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生选择
极乎游之乐
其见愈奇
深思而慎取之
“造物不自以为功”——读苏轼《喜雨亭记》
求雨故事
天人感应
“神力”之源
心诚则灵
忧乐同民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读袁宏道《徐文长传》
奇人徐文长
奇人自得奇人赏
隔空对话
因奇(qi)而奇(ji)
由奇(ji)而奇(qi)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