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66842
  • 作      者:
    作者:李竞恒|责编:白爱虎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24-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宇宙观、祭祀、礼仪制度、军事技术等多个角度,研究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之际的战争变革,考察了殷周之间战争文化的差异,以及周代军事贵族战争礼仪的诞生。指出殷人对战争的理解,更接近狩猎。甲骨材料中战争术语和狩猎术语时常混用,战争的对象是各类异族,这些异族在殷人看来属于武装化的动物、精灵、怪兽。殷人对四土的征伐与献祭,使诸神获得血食,最终是为维护宇宙的秩序。参与战争的成员,除了贵族、氏族平民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女武士。书中也对殷人的武装细节进行了还原,如身披虎皮的武士,战车与战象,还介绍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武器,如远射弹丸等。
展开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殷商之前的战争
第一节 龙山文化之前的战争
一、新石器时代之前的战争
二、仰韶时期暴力冲突及背后的观念
三、战争的形态
四、战争的继续演进
五、酋邦社会的战争
第二节 龙山、二里头时期的战争
一、防御功能的城堡
二、龙山战争的形态
三、龙山时期战争的观念
四、二里头时期的战争
第二章 商代的战争观念
第一节 商代战争还没有出现“贵族传统”
一、春秋宋国坚持的军礼是周代礼制
二、贵族传统与军事贵族
三、先秦战争贵族传统的出现
第二节 商代神权政治的背景
一、商王室的诸神
二、“相互给予”的人神关系
第三节 战争的目的——祭品与资源
一、战争与狩猎被视为同一性质的活动
二、敌方不被视为人类
三、猎获“半兽人”的战争
四、战争与资源掠夺
第三章 武装者
第一节 武士
一、贵族武士与普通武士
二、女性武士
三、虎皮战士
第二节 氏族战士
一、神权宗教与政治语境中的“众”
二、征发氏族战士
三、步兵与武器
第三节 武装者编制背后的“神圣”
一、作为神圣范式的“五”
二、神圣范式的数字化“三”
三、献祭、战争的神圣范式:“三”“五”
四、按照神圣范式原则组织的军队
第四节 封国、封邑中的武装者
一、作为武装氏族据点的“邑”
二、武装者“邑人”
三、考古所见泛北方地区的城堡与武装者
四、考古所见泛南方地区的城堡与武装者
第四章 武器装备
第一节 近战武器
一、戈
二、戟
三、矛
四、斧钺
五、武器的羽饰
第二节 防护装备
一、皮甲
二、胃
三、盾
第三节 远射武器
一、弓箭的神话
二、殷人的弓与箭
三、弓箭的使用
四、弹丸
第四节 战车与骑手
一、商代战车的来源
二、战车与神话范式
三、战车的使用
四、战车的管理
五、战车的修理维护
六、骑手
第五节 战象
一、“殷人服象”与战象的使用
二、战象的巫术含义
第六节 殷商敌对者的武器——以北部敌对人群为例
一、北方人群与殷人的关系
二、北方人群的武器装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