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节 公共理性的论域
一、公共理性的历程
二、公共理性:理性与公共性
三、“宽”与“窄”公共理性观念
四、公共理性:实质理性和程序理性
第二节 公共理性的适用范围
一、休谟对社会与国家的区分:人性政治论
二、公共理性的三个向度
三、公共理性与政治权力的限度
四、三角构架:个人、社会与国家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问题与结构
第一章 从自然状态到国家理性
第一节 自然权利与共同权力
一、自然激情或自然权利
二、自然法则及其论证
三、共同权力或仲裁人
四、君主制或主权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第二节 对霍布斯式公共理性的重构及其问题
一、霍布斯的传统批评者
二、霍布斯的问题:高希尔与里奇的交锋
第三节 公共理性的一阶解释
一、自然状态下的合作
二、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
三、自然法与一阶公共理性
四、公共理性与强求一致
第二章 演化、契约与公意
第一节 社会演化与社会契约
一、卢梭的社会演化论与社会契约论
二、聚合的慎议民主:秩序良好的社会如何可能?
第二节 对契约论的批评
一、政府的正当性:休谟主义观点
二、尼采反卢梭
第三节 原始契约与演化均衡
一、原始契约
二、反思社会契约论
第四节 政治:哲学问题,还是历史问题?
一、演化与社会
二、自由的两面
第三章 康德式公共理性新探
第一节 从卢梭到康德
第二节 自由、宽容与公共理性
一、自主性:自由、平等、独立
二、从“宽容悖论”到“宽容真空”
第三节 面向整个世界言说:理性的题中之义及其先验基础
一、理性的公共运用与私人运用
二、“理性的权威”
第四节 站在世界之外:世界公民的超越视角
一、“世界的旁观者”
二、公共理性的历史运用
第五节 批评与反思
第四章 罗尔斯式公共理性
第一节 为何是公共理性?
一、理性主义的元理论
二、建构主义的二阶哲学
三、正义而稳定的社会
四、公共理性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何为公共理性?
一、公共理性的功能:程序的与实质的
二、公共理性的内容:实质的与程序的
三、划界、权衡与保护:背景文化与政治文化
四、合乎情理的整全性学说
五、公共理性与非公共理性
六、法庭理性与自由理性
七、客观性、中立性与宽容理性
第三节 公共理性如何可能?
一、合作社会、公民性责任与公共论坛
二、公共证明与反思平衡
三、重叠共识:理性政治与政治理性
第四节 对公共理性的批评和反思
一、中立性问题
二、对公共证明的质疑
三、公共论辩与个人独断:公共理性的怀疑论
四、理性与政治性:理性建构的缺陷及自然主义的善观念
五、公共理性与政治沉默
第五章 公共理性与慎议民主
第一节 慎议与民主
一、投票能决定什么:从聚合到慎议
二、慎议的权利和义务
三、慎议与民主的张力
第二节 慎议民主的主旨和副产品
一、慎议的副产品
二、慎议的主旨
第三节 慎议民主的一阶、二阶及三阶理论
一、慎议的三个层面
二、有合作的竞争与底线共识
三、民主如何安置强制?
第四节 公共理性反对慎议民主?
一、罗尔斯的批评者
二、慎思,还是慎议?
三、先验论证与建构主义
四、从利益民主到理性民主——作为公共理性民主的慎议民主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