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1.1 海外汉学的概念与研究范式
1.1.1 概念辨析与界定
1.1.2 海外汉学的研究范式
1.2 中国学界海外汉学研究现状综述
1.2.1 海外汉学学科阐述体系日趋成熟
1.2.2 国内学者对德国汉学的关注视角
1.2.3 小结
1.3 德国汉学的发展历程
1.3.1 17—18世纪的前汉学时期
1.3.2 19世纪的蓄力发展
1.3.3 20世纪专业发展受二战影响
1.3.4 90年代的恢复发展
1.3.5 21世纪以来的转型
1.4 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内容
1.5 研究意义
二、理论基础
2.1 “把关人”理论
2.2 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
2.3 小结
三、德国大学汉学专业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3.1 德国汉学发展现状概述
3.2 莱比锡大学汉学专业
3.2.1 历史回溯
3.2.2 发展现状
3.3 汉堡大学汉学专业
3.3.1 历史回溯
3.3.2 发展现状
3.4 法兰克福大学汉学专业
3.4.1 历史回溯
3.4.2 发展现状
3.5 慕尼黑大学汉学专业
3.5.1 历史回溯
3.5.2 发展现状
3.6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专业
3.6.1 历史回溯
3.6.2 发展现状
3.7 哥廷根大学汉学专业
3.7.1 历史回溯
3.7.2 发展现状
3.8 小结
四、德国当代汉学家的儒家思想研究
4.1 鲍吾刚
4.1.1 鲍吾刚学术生平
4.1.2 鲍吾刚的儒学研究
4.1.2.1 前哲学阶段
4.1.2.2 先秦儒学
4.1.2.3 汉代儒学
4.1.2.4 唐代儒学
4.1.2.5 “新儒学”
4.1.2.6 儒教的自我瓦解
4.1.3 小结
4.2 莫利兹
4.2.1 莫利兹学术生平
4.2.2 莫利兹的儒学研究
4.2.2.1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思想
4.2.2.2 儒家的两难境地
4.2.2.3 传统价值体系与现代世界
4.2.3 小结
4.3 卜松山
4.3.1 卜松山学术生平
4.3.2 卜松山的儒学研究
4.3.2.1 儒家思想的起点
4.3.2.2 “新儒学”思想
4.3.2.3 儒家思想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4.3.2.4 “天人合一”
4.3.2.5 儒家思想与社群主义
4.3.3 小结
4.4 顾彬
4.4.1 顾彬学术生平
4.4.2 顾彬的儒学研究
4.4.2.1 《论语》的译介
4.4.2.2 《孔子家语》的译介
4.4.2.3 《孟子》的译介
4.4.2.4 《荀子》的译介
4.4.2.5 《大学》《中庸》《孝经》的译介
4.4.2.6 儒家思想与记忆文化
4.4.3 小结
4.5 格雷戈尔·保罗
4.5.1 保罗的学术生平
4.5.2 保罗的儒学研究
4.5.2.1 孔子其人与儒家思想的发展
4.5.2.2 跨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思考
4.5.3 小结
4.6 施寒微
4.6.1 施寒微学术生平
4.6.2 施寒微的儒学研究
4.6.2.1 儒家思想的政治与社会关联
4.6.2.2 儒家思想与人文主义
4.6.3 小结
4.7 罗哲海
4.7.1 罗哲海学术生平
4.7.2 罗哲海的儒学研究
4.7.2.1 孔子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4.7.2.2 轴心时期的跨文化比较框架
4.7.2.3 中国的现代性
4.7.2.4 儒学的现代性
4.7.3 小结
4.8 朗宓榭
4.8.1 朗宓榭学术生平
4.8.2 朗宓榭的儒学研究
4.8.2.1 文化记忆
4.8.2.2 儒家的“人文始祖”
4.8.2.3 “新儒家”的重新解读
4.8.2.4 现代儒学的发展
4.8.3 小结
4.9 叶格正
4.9.1 叶格正学术生平
4.9.2 叶格正的儒学研究
4.9.2.1 对孟子的译介
4.9.2.2 儒学与德国的启蒙运动
4.9.3 小结
4.10 叶翰
4.10.1 叶翰学术生平
4.10.2 叶翰的儒学研究
4.10.2.1 儒学的发展历程
4.10.2.2 儒学的现代发展
4.10.2.3 儒学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
4.10.3 小结
五、德国当代汉学家的儒家典籍翻译
5.1 儒家典籍在当代德国的复译——以《论语》为例
5.1.1 《论语》在当代德国的译介概况
5.1.2 复译与互文
5.1.2.1 复译的意义
5.1.2.2 复译中的互文性
5.1.3 互文视角下的复译分析
5.1.3.1 基于三个《论语》译本的分析
5.1.3.2 显性互文
5.1.3.3 隐性互文
5.1.4 小结
5.2 文化外译策略:归化、异化的动态平衡
六、结语
6.1 总结与提炼
6.2 阐释与探讨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外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