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的风雨历程,刚好见证了新中国从诞生到强大。新中国筚路蓝缕时,陈育宁先生寒窗苦读。新中国建设初显成就时,他以宁夏高考文科状元之荣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新中国遭遇巨大挫折“文化大革命”时,他被“打落凡间”,分配到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巴音陶亥公社。改革开放后,他进入内蒙古社科院工作,随后又调到宁夏社科院。
20世纪90年代,国家需要高层次人才入仕,陈育宁先生又赴任银川市委书记,离开党政部门后又担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直至2008年离开工作岗位。如今,陈育宁先生退而不休,还在宁夏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继续为国家培养高端史学人才陈育宁先生没有忘记初心,履痕之处,总是在发掘历史。即使被分配到巴音陶亥那样的穷困之地,陈育宁先生随遇而安精诚所至,开始发掘整理当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陈育宁先生工作不可谓不忙,游历不可谓不广,事务不可谓不多,但他没有被劳形之案牍纠缠,没有被乱耳之丝竹迷惑,而是且行且思且文,去了炳灵寺石窟有感有文,去了乐山大佛有感有文,去了日本比利时有感有文,路过熟悉的中卫、西海固等地也有感有文……
在本书中,陈育宁先生是想通过这些密如针脚的文字告诫我们,人生最易白头,时时莫忘勤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