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程序的专利保护制度
第一节 概述
一、计算机程序
二、相关促进政策
第二节 计算机程序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计算机程序的产业流程和保护需求
二、计算机程序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第三节 国外计算机程序的专利保护
一、美国
二、欧洲
三、日本
第四节 我国计算机程序的专利保护
一、专利审查标准
二、专利侵权判定的特殊问题
第五节 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的典型问题
一、结合说明书的记载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案例1-1 三星公司与华为公司关于组件显示处理无效案
二、如何准确确定表达方式为程序语言或伪代码的现有技术公开的内容
案例1-2 知博搜公司与索意互动关于搜索排序无效案
三、输入输出能否确定后台处理的实现方式
案例1-3 二三四五公司与奇虎公司、奇智公司关于网络支付无效案
四、计算机程序数据处理流程特征在创造性判断中的考量
案例1-4 维盟公司与敦骏公司关于虚拟Web服务器无效案
五、发明构思对创造性判断的影响
案例1-5 飞利浦公司关于病例报告示意图复审案
六、多主体实施计算机程序方法专利侵权判定
案例1-6 敦骏公司与腾达公司关于多主体实施侵权案
七、权利要求撰写方式的比较
案例1-7 握奇公司与恒宝公司关于K宝侵权案
第二章 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第一节 概述
一、商业方法和商业方法专利
二、相关促进政策
三、国外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四、我国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五、小结
第二节 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方法专利是否违反法律或妨害公共利益
案例2-1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关于数字货币申请案
二、从发明创造实质出发整体判断是否妨害公共利益
案例2-2 恒宝公司关于区块链技术复审案
三、小结
第三节 客体
一、技术三要素的理解和运用
案例2-3 国网青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关于配电变压器复审案
二、包含技术术语及商业规则和方法特征的客体判断
案例2-4 中电飞华等公司关于微电网复审案
三、小结
第四节 创造性
一、创造性判断中整体考虑原则的适用
案例2-5 诺基亚公司关于移动通信收费示例案
二、商业规则和方法特征对方案技术贡献的考量
案例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关于超市商品货位分派复审案
三、公知常识的认定以及在通用计算机设备上实施商业规则时技术贡献的考量
案例2-7 支付宝公司与电通应用公司关于第三方支付无效案
四、应用场景的简单替换
案例2-8 青岛福元运通公司关于银行客户信息传递复审案
五、应用场景变化后商业规则和方法特征的考量
案例2-9 来电公司与挚享公司、街电公司关于共享充电宝无效案
六、小结
第五节 专利侵权判定
一、方法步骤的时序关系不同对侵权判定的影响及启示
案例2-10 来电公司与街电公司、安克公司关于共享充电宝侵权案
案例2-11 来电公司与友电公司、创信公司关于共享充电宝侵权案
二、小结
第三章 人工智能的专利保护
第一节 概述
一、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特点及相关政策
二、国外人工智能的专利保护
三、我国人工智能的专利保护
第二节 客体
一、如何让算法模型的改进得到专利保护
案例3-1 华南师范大学关于构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申请案
二、小结
第三节 黑匣子
一、如何判断算法模型是否公开充分
案例3-2 百度公司关于生成人脸特征复审案
二、如何获取训练数据
案例3-3 支付宝公司关于脑电波支付复审案
三、如何判定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
案例3-4 日局AI相关实例中估算受试物质的过敏发生率案
四、小结
第四节 创造性
一、相同算法应用于不同场景是否带来创造性
案例3-5 深兰公司关于容器瑕疵检测申请案
二、不同算法应用于相同场景中是否带来创造性
案例3-6 陕西科技大学关于猪肉冷链物流安全预警复审案
三、模型自身的改进是否必然带来创造性
案例3-7 深圳未来研究院、清华深研院关于图像去噪复审案
四、模型训练方法如何影响创造性
案例3-8 四川大学关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形验证码识别复审案
五、小结
第四章 人机交互的专利保护
第一节 概述
一、人机交互技术、专利及相关政策
二、国外人机交互的专利保护
三、我国人机交互的专利保护
四、小结
第二节 客体
一、图形用户界面的客体判断
案例4-1 恒泰实达公司关于根据事件合成用户界面复审案
二、小结
第三节 黑匣子
一、单纯软件操作证据的现有技术认定
案例4-2 刘某与逗屋公司关于手游触摸屏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