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指导性案例的法源性研究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091794
  • 作      者:
    作者:郝鑫|责编:秦金萍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推进思路,分为五个研究部分: 首先,从我国各项发展需要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现状出发,基于法源理论和法律方法论从微观论证和宏大叙事两个层面对指导性案例的法源性问题进行整体性的理论阐述,将理论法学与司法实践有机融贯起来。梳理和把握已有的文献内容,在对既往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性案例法源化研究这一问题,凸显问题意识。同时,明确研究方法,捋清研究思路,列明研究难点为后续的实质性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立足理论重述架构,针对指导性案例的基本概念、发展演进、历史实践、效力定位以及当下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情况,分别进行梳理与探讨,列举学界与实务界对指导性案例拘束力问题的不同看法,综合分析得出指导性案例应该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结论。根据真实数据反馈,案例指导制度运行存在指导性案例的数量、质量、效力和援引率均有待提高的困境,制度设计、规范操作和配套措施方面的不足肯定是存在的,但究其关键,最根本要明确指导性案例的拘束力规范问题,明确界定指导性案例的规范效力,上述问题也将会一一化解。 再次,从法源理论概念着手,对国内外法源理论进行梳理与界定,立足当今主流法理学派的思想,在法哲学层面分析不同学派的法源观。结合我国的法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很大一部分是对西方理论法学移植和借鉴的,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依然比较薄弱这些现实问题,展开理论探讨与分析检视。围绕指导性案例能否被视为正式法源这一论题,在对传统法源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转换研究视角,引入一种展现司法中心主义的动态发展的法源观,以此为后续的规范分析与论证做好理论铺垫。 继而,立足前文理论阐述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阐述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可以推进司法统一,促进社会公平,降低执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凸显制度的合理性。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契合宪制原则和平等观,具有合法性;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是传统判例历史实践的创造性转化,符合两大法系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满足司法实践中需要的规则供给,有利于法律职业共同体共识的构建。以上述三个层面为切入,从合乎理性到合乎规范再到合乎实际,层层推进,从理论建构递进到现实实践,整全性的推进对指导性案例正式法源化正当性的理论证成。 最后,立基当下司法现实,指导性案例正式法源化将面临对传统甚至主流观点的直面回应、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的区分、不同法系文化协调、法源的效力与实效的基础理论在内的诸多挑战。基于此,借助法律全球化的分析视野,对域外大陆法系法治发达国家判例制度运作的经验和智慧进行分析借鉴,对指导性案例正式法源化可能面临不同层面的挑战,尝试从提升法源共识、增强指导案例能动性、构建规模化数据库、立基宪法制度化四个方面着手,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域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难点及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难点
1.3.3 研究创新
第2章 指导性案例的基础理论框架
2.1 指导性案例的基本概念
2.1.1 指导性案例的概念
2.1.2 指导性案例与判例、先例的辨析
2.1.3 指导性案例的传统资源与历史发展脉络
2.2 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与指导性案例的效力界定
2.2.1 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
2.2.2 指导性案例的效力界定
2.3 指导性案例及案例指导制度的运行情况与实践反思
2.3.1 案例指导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
2.3.2 指导性案例的实践反思
2.3.3 案例指导制度实践困境的现实反思
第3章 法源理论的梳理检视与反思
3.1 法源理论的梳理与检视
3.1.1 法源概念的语义学梳理
3.1.2 域外法源理论的梳理与界定
3.1.3 我国法源理论的梳理与界定
3.2 法源理论的法哲学面相
3.2.1 自然法学派的法源观
3.2.2 分析实证法学派的法源观
3.2.3 法社会学派的法源观
3.3 我国法源理论的现状、实践面向及反思
3.3.1 立法中心主义的法源观
3.3.2 司法中心主义的法源观
3.3.3 当代中国的法源理论与实践
3.3.4 当代中国法源理论的检视与反思
第4章 指导性案例正式法源化的理论证成
4.1 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的合理性分析
4.1.1 司法统一,促进社会公平
4.1.2 降低成本,提升司法效益
4.1.3 凝聚共识,强化裁判可接受性
4.2 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的合法性分析
4.2.1 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契合依法治国之宪制原则
4.2.2 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践行我国宪法之平等观
4.2.3 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之规范有效性分析
4.3 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的现实性分析
4.3.1 基于传统判例历史实践的创造性转化
4.3.2 基于两大法系逐渐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
4.3.3 基于规则供给与法律职业共同体共识的司法实践需求
第5章 指导性案例正式法源化的现实困境与实践突围
5.1 指导性案例正式法源化的现实困境
5.1.1 理论层面的挑战
5.1.2 技术层面的挑战
5.1.3 制度层面的挑战
5.2 域外经验的观照与借鉴
5.2.1 德国的判例制度
5.2.2 法国的判例制度
5.2.3 日本的判例制度
5.3 指导性案例正式法源化的实践突围
5.3.1 凝聚法律共同体对指导性案例的法源共识
5.3.2 增强指导性案例的能动性
5.3.3 构建规模化指导性案例数据库
5.3.4 实现指导性案例法源的合法性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